
赫哲族是中國東北地區歷史悠久的少數民族,族人世居三江沿岸,與水相伴的他們曾以捕魚狩獵為主要經濟來源。作為僅有的三個赫哲族鄉之一,黑龍江烏蘇里江西畔的四排赫哲族鄉以傳統民族風俗為基礎,發展出獨具特色的旅遊產業,走上了旅遊興鄉的道路。
四排赫哲族鄉與俄羅斯隔江相望,這裡依山傍水,風景秀麗。鄉長于浩,是一位剛上任不久的「80後」青年,地道的赫哲族人。據他介紹,目前全鄉699戶,共1,786人。其中,赫哲族人89戶,212人。「每年4月到10月是旅遊旺季,從附近市縣到全國都有遊客過來旅遊,去年還迎來了俄羅斯的客人。」
據于浩介紹,每年的「三月三」、「九月九」和「河燈節」是赫哲族的重大節日,也會吸引很多外地遊客。特別是四年一次的「烏日貢大會」,今年將在四排鄉舉行,屆時全國的赫哲族將在這裡進行與族人漁獵生活有關的游泳、划船、拔河、叉草球、射箭等比賽,選出他們心中的「莫日根」(赫哲語,「英雄」的意思)。
篝火夜祈福 齊跳薩滿舞
去年,享有「華夏祈福第一鄉」美名的四排鄉重磅推出「夜四排」赫哲民俗歌舞演藝篝火晚會。每周六、日各有一場演出,吸引着越來越多的遊客前往觀光旅遊。「浩浩蕩蕩的車隊駛進了美麗的四排赫哲族鄉自駕遊廣場,身着盛裝的薩滿跳起歡快的薩滿舞『溫吉尼』迎接遊客。」于浩介紹着去年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旅遊的情景。赫哲族薩滿在祭祀台上面朝烏蘇里江,手捧三炷香,祭拜河神,祈求河神保佑赫哲民眾,同時也為八方賓朋祈福。廣場上江水燉魚開鍋了,遊客紛紛圍攏在大鍋和族人自製的吊耳鍋旁,品嚐鮮美的魚湯。夜幕降臨時,好客的族人和遊客圍在篝火旁,又跳起了歡快的「溫吉尼」。「夜四排」規模由小到大,打響了名聲,帶熱了自駕遊,成為了饒河縣特色旅遊的一張靚麗名片。
漁業新市場 研創特色品
傳統漁業也在旅遊業帶動下,找到新市場。四排鄉赫香食品有限公司由四排鄉致富帶頭人黃維玲帶領本鄉10名婦女,自籌資金創立工廠,與赫哲族老人一道傳承開發了具有赫哲獨特風味的魚產品三大類,共22個產品。于浩說,旅遊業的發展帶旺了家門口的消費市場,鄉民們通過賣烤魚、魚毛、蜂蜜、魚皮工藝品等,實現了致富增收。
2007年,四排鄉人告別了土草房搬進了赫哲族新區;2012年按着非常低的收費標準搬進了現代化樓房。烏日貢廣場、自駕遊廣場、赫哲族風情園......一個個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為四排鄉的旅遊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從原始的捕魚生活,到耕地種植,現在又發展特色旅遊,赫哲人逐漸融入到現代社會。如今的幸福生活感染着每一位赫哲族人。當地人尤桂琴說,「過去生活困難,過年連頓餃子都吃不上,住小草房、地窖子。現在都住樓了!我今年都快80了,現在這生活多好。」 ■香港文匯報記者 于海江 黑龍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