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子明 全國政協委員 香港青年交流促進聯會創會主席
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在《求是》發表文章,抓住對「一國兩制」制度自信這一關鍵問題,深刻闡述了他學習國家主席習近平一系列重要講話的體會,既有親身感受,也有理論思考,對於堅定港人對「一國兩制」的信心,提供了許多有益的啟示。
「一國兩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習主席指出:「實踐充分證明,『一國兩制』是歷史遺留的香港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也是香港回歸後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安排,是行得通、辦得到、得人心的。」張曉明主任認為,這一論斷從制度層面對20年來「一國兩制」的實踐給予高度肯定,顯示出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進程中越來越堅定的政治自信。
制度自信來源於舉世公認的成功
張曉明主任表示,香港回歸祖國20年來,「一國兩制」的實踐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功。一方面,香港作為直轄於中央政府的特別行政區順利納入國家治理體系,國家主權得到彰顯,國家安全和利益得到維護;另一方面,香港繼續保持繁榮穩定,經濟平穩增長,社會事業不斷進步。很多回歸前帶着惶惑和疑慮移居國外的香港市民已紛紛回流,曾經高調唱衰香港的一些外國媒體也不得不承認其預言破滅。這一事實是我們對「一國兩制」充滿制度自信的基本依據。
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香港回歸20年,「一國兩制」取得巨大成功舉世公認,與少數反對派人士唱衰香港、抹黑「一國兩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際權威機構和人士唱好香港,讚揚「一國兩制」成就非凡。多個不同的國際評級機構都顯示,香港的經濟數據及自由人權等評價始終位處全球最高水平。世界如此大,不同地方之間都在激烈競爭,這不正反映了「一國兩制」的巨大生命力?這一事實也是我們對「一國兩制」充滿制度自信的基本依據。
制度自信來源於理論豐富和創新
張曉明主任認為,針對回歸以來「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區實踐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習主席提出並實施了一系列具有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意義的處理港澳事務、解決港澳問題的重大戰略舉措,充分彰顯了習主席對「一國兩制」理論與實踐的歷史性貢獻。
習主席在提出「中國夢」、「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以及「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規劃等創新性重大理念、重大舉措中,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與推動香港「一國兩制」實踐深入發展,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增進香港與國家融合發展,增進廣大港人福祉充分結合起來。張曉明主任認為,習主席的最新論述進一步豐富了「一國兩制」理論,有助於我們堅定對「一國兩制」的制度自信。
制度自信來源於強大生命力和韌性
張曉明主任評判20年來「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具有全域的、歷史的、發展的眼光,他指出:「如同所有的新事物一樣,『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過程也並非一帆風順。」他舉例說,比如保障國家安全的基本法23條立法尚未完成,特別行政區政府推行國民教育計劃受到阻滯,普選法案未能在立法會通過,甚至出現非法「佔中」、旺角暴亂、「港獨」活動公開化、個別立法會議員在宣誓儀式上侮辱國家民族等事件。
對此張曉明主任強調:「面對這些挑戰和衝擊,中央始終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並依靠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妥善應對和處理,保持了香港社會大局的穩定。這一不斷應對和化解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的過程,充分顯示出『一國兩制』的強大生命力和制度韌性,是我們對『一國兩制』充滿制度自信的又一個重要理據。」
習主席指出,不斷推進「一國兩制」在香港的成功實踐,是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張曉明主任認為,這必將激勵廣大港人更自覺地把個人的事業、香港的前途與祖國的命運緊密結合,更自覺地融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壯闊征程之中。我們對實現中國夢充滿自信,對「一國兩制」事業同樣充滿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