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將改革進行到底》給香港同胞留下了哪些思考?

2017-07-28

屠海鳴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副會長 香港僑界社團聯會永遠名譽會長 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 港區上海市政協常委

中央電視台最近播出的大型政論專題片《將改革進行到底》,引起了全國億萬民憚熒奶j關注。這部專題片充分反映了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戰略;全面反映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中共執政團隊直面問題的非凡勇氣、攻堅克難的堅定意志;深刻展現了圍繞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場場攻堅戰和久久為功的實幹精神,值得香港社會各界和廣大市民深入思考。

十集大型政論專題片《將改革進行到底》不僅在內地引起了L烈反響,也引起香港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這部片子第一次全方位展示了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理念的形成軌[,全角度反映了內地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戰略部署的決策過程,全系統闡釋了全面深化改革為什洹鵅B往哪改、為誰該、怎洹鵅B如何改到位等重大理論問題。既是對中共十八大以來改革過程的回顧,也是對繼續推進改革的再宣示、再鼓勁、再動員。

習近平出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後,中國內地各領域發生的變革有目共睹,特別是從嚴治黨和反腐敗帶來的政治生態的變化,得到了國際上的普遍讚譽。在筆者看來,全面深化改革的推進,折射出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中共執政團隊直面問題的非凡勇氣、攻堅克難的堅定意志、久久為功的實幹精神,值得香港各界和廣大市民深入思考。

直面問題的非凡勇氣

西方國家一直用兩種眼光看待中國內地。一是積極的眼光,得出了「中國威脅論」;二是消極的眼光,得出了「中國崩潰論」。但迄今為止,中國既沒有威脅別人,也沒有自身崩潰。中國人經常駁斥這兩種論調,但這並不等於中共執政團隊對中國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視而不見,有意隱瞞。相反,中共高層有L烈的憂患意識。

作為全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習近平總書記和中共高層深知中國粗放的發展方式積累了一系列深層次的問題和矛盾:經濟結構不合理,區域、城鄉發展失衡;7000萬人口渴望脫貧,老齡化社會已經到來;部分行業產能過剩,資源環境的承載已近極限。正因為如此,內地的全面深化改革從一開始就L調「問題導向」,習近平總書記多次L調,「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而深化」。

由問題倒逼,從問題入手,隨虒悃M問題而不斷深化,以問題解決得好不好為檢驗改革成效的標準。「問題意識」貫穿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始終。這一點,體現出「習核心」和中共高層的務實作風。

當下,「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也遇到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比如:既要高度自治,又要遏制「港獨」,二者如何兼顧?又比如:既要保障特區的相關權力,又要落實中央的憲制權力,二者如何相得益彰?等等。香港各界應該直面問題,應從「二十三條」立法等敏感而棘手的問題上入手,從根本上化解難題。不能滿足於暫時的平靜,也不能追求不講法治的和諧,而無視矛盾的根源仍然存在。尤其是不能無限期拖延時間,把麻煩留給後人。

攻堅克難的堅定意志

習近平總書記曾作過這樣的比喻:中國改革經過30多年,已經進入深水區,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這一比喻,生動詮釋了全面深化改革其「深化」二字的含義。「深化」,就是改革不能浮於表面,必須向縱深推進;就是改革者要敢於觸碰深層利益,敢於改手中的權、去部門的利、割自己的肉、動一些人的奶酪;就是改革者要敢闖敢試,能盡責,敢擔當。歸結到一句話:「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改革者要有攻堅克難的堅定意志。

以從嚴治黨和反腐敗為例。習近平總書記矢言「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敗分子,就要得罪十三億人民」,言辭鏗鏘,意志堅定。中共十八大以來,包括周永康、薄熙來、郭伯雄、徐才厚、令計劃、蘇榮等在內的一群「大老虎」被拿下;十八大之後到2016年底,240名中管幹部被立案審查,其中105人被移送司法機關。每一個貪官的背後,都有一個利益集團,都有不可小視的抗拒能力。反腐敗,不僅僅是「動一些人的奶酪」,而是「虎口拔牙」、「虎口奪食」的較量。背後的刀光劍影,生死博弈,可以想像有多玷E烈!經過最近5年的努力,「不敢腐」的態勢已經形成。能做到這一點,可見「習核心」及中共執政團隊的意志力非同一般。

香港遇到的難題與內地不同,但事不同而理相通。破解香港面臨的難題,特區政府、廣大愛國愛港人士同樣需要攻堅克難的堅定意志。比如,某些候任議員竟然做違憲辱華的宣誓;有的議員在立法會大堂上倒插國旗和區旗;有的人竟然在媒體上公開「播獨」,甚至要將「播獨」的魔爪伸向校園,侵蝕未成年人;有的人恐嚇嚴正執法的法官,恐嚇愛國愛港人士,煽動暴亂;有的造謠中傷,離間香港和內地的關係,等等。我們應該始終堅持「依法治港」,堅決維護以憲法和基本法為基礎的憲制秩序,讓那些違法者受到法律制裁、受到輿論譴責。無論遇到多大阻力,都要矢志不渝,堅定不移,決不能讓「港獨」禍害香港。

久久為功的實幹精神

這些年,出現了許多高頻詞彙:「踏石留印,抓鐵有痕」、「久久為功」、「以上率下」、「功成不必在我」,等等。這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和中共執政團隊在推進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實幹精神。

《將改革進行到底》的第十集題為《人民的獲得感》。其中的脫貧攻堅、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就業創業、住房保障、戶籍改革......,都是補齊社會發展的短板。無論哪一件事,都是不好啃的「硬骨頭」。以脫貧攻堅為例:貧困人口7000萬!這個數字相當於一個中等國家的人口。難度之大,可想而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攻堅必須堅持問題導向,以改革為動力,以構建科學的體制機制為突破口,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因素,用心、用情、用力開展工作」。

總書記為此提出了宏偉而又實幹的脫貧目標:到2020年,通過產業扶持,解決3000萬人脫貧;通過轉移就業,解決1000萬人脫貧;通過易地搬遷,解決1000萬人脫貧;還有2000多萬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全部納入低保覆蓋範圍,實現社保政策兜底。總之,總書記親力親為對症下藥,針對每一類型的貧困,都有可以操作的辦法。立說立行,不爭論、不拖延、不懈怠、不相互掣肘,一步一步向前推進。

香港也遇到扶貧、安老、就業、住房等民生難題,出現這些問題並不可怕,難題的形成也有各種複雜的原因,當務之急不是相互抱怨,不是指責特區政府,而是化解難題。上屆政府首次劃定貧困線,推出增加土地供應、拓展市鎮規劃,都是務實之舉,但反對派熱衷於民生問題政治化,屢屢掣肘,致使有些項目進展緩慢,難以見到實效。香港的政治生態已經嚴重扭曲,為民辦事變得非常艱難,多少關係市民福祉的事情,都由於政治爭拗而蹉跎歲月,反對派堅決阻擾高鐵「一地兩檢」方案的實施,就是一個典型例子。這一點,香港確實應該向內地學習,少一些爭論,多一些實幹;少些功利主義,多一些實幹精神;少些嘩憎寵,多些議政為民。久久為功,才能成事。

香港在「一國兩制」實踐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與內地有很大不同,但解決這些情況和問題,同樣需要直面情況和問題的非凡勇氣、攻堅克難的堅定意志、久久為功的實幹精神。「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就是政論專題片《將改革進行到底》給香港同胞的ㄔ隉A更是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中共中央推進全面深化改革輝煌成就,給香港同胞帶來的信心、願景和期盼。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