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藝粹 > 正文

匠心築夢 福建非遺精品展福州開幕

2017-08-15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黃泉福的作品惠安木雕《張思德》。 香港文匯報記者蘇榕蓉 攝■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黃泉福的作品惠安木雕《張思德》。 香港文匯報記者蘇榕蓉 攝

早前,為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福建省非遺博覽苑舉辦「匠心築夢--紀念建軍90周年福建非遺精品展」,精選林亨雲、陳禮忠、黃泉福、鄭春輝、林建軍等國家、省市級傳承人的40餘件作品參展,涵蓋壽山石雕、莆田木雕、惠安木雕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展示非遺精品,回望革命初心。

記者在現場看到,參展作品主題鮮明,其中有莆田木雕非遺傳人林建軍帶來的《長征系列作品-轉戰陝北、取義狼牙山、破曉、中流擊楫、智取臘子口》,還有壽山石雕界泰斗林享雲的作品壽山石雕《錦魚遊樂》(高山石)、《熊》(焓紅石),亦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黃泉福的惠安木雕《白求恩》、《張思德》等,栩栩如生,技術精湛。

「壽山石中的焓紅石本身的顏色和質感都非常適合表現北極熊細膩、潔白的毛。用圓雕手法來表現熊的雄壯有力、憨態可掬是比較合適的,這就需要對材質進行嚴格的把關,石頭的長寬厚薄與實物的比例需步步謹慎,這樣才能讓作品達到立體生動、逼真傳神的效果。」精於雕刻熊題材的林享雲先生今年85歲高齡,仍耳清目明精神矍鑠。他表示,非遺項目傳承保護要「本體思維」和「現代思維」相結合,傳統工藝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貝,加入新的表現形式和藝術形式,才能創新發展。

福建省文化廳副廳長陳吉亦表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需要跟國際接軌,才能越做越大,越做越「紅火」。福州的壽山石雕、莆田木雕等都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但其創作中涉及資源保護和利用的問題,特別是壽山石,不僅有破壞性開採,還有破壞性的雕刻,創新的創作亦讓人們思考如何將有限的資源留給子孫後代。■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蘇榕蓉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