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專題 > 正文

當《通勝》遇到科技 讓更多人受用 蔡伯勵:以古老智慧指導生活很科學

2017-09-11

中華傳統曆法歷史悠久,傳承至今媒介多變,不再局限於紙質《通勝》,在互聯網甚至手機應用程式中,便可輕鬆查看每日運程宜忌,個中利弊,創業者、企業家、堪輿曆學專家各持己見,但無可否認的是,網絡與傳統結合已是大勢所趨。在蔡伯勵看來,簡化和普及傳統《通勝》是必然,讓更多人看得懂才能領略箇中奧妙,閱五分鐘即會趨吉避凶,才能證明《通勝》非迷信且經得起現代科學的驗證。■ 文:香港文匯報 記者 張岳悅、實習記者 張美婷

黃曆、農民曆以及《通勝》,你知道這些是什麼東西嗎?相信很多人頓時會啞口無言,其實這三個名稱均是指相同的東西,香港人通常稱為《通勝》,它提供每天的宜忌事項和時節,每當我們需要「擇吉日」,便會拿出一本厚厚的紅色本子,逐頁翻查當天的宜忌事項。但隨着科技發展,人們追求方便、快捷的生活模式,加上手機應用程式逐漸普及,現在只需動動手指下載應用程式便可查閱《通勝》,十分方便。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