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歷史與空間】通濟堰前「二司馬」

2017-10-24
■聳立於通濟堰前的詹司馬、南司馬石雕像。作者提供■聳立於通濟堰前的詹司馬、南司馬石雕像。作者提供

肖 薊

通濟堰,位於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堰頭村邊,建於南朝梁天監年間(505),自宋元至清,歷代多次續建整修。2001年,通濟堰作為南朝至清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2014年,成功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金秋十月,一日下午,我和老伴等8人,遊覽了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神仙居」後,分乘王光榮、劉申文二位「老友」的私家車,前往國家級生態示範區、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的「古堰畫鄉」。旅遊,最好是在出發之前,落實好住處。經驗豐富、負責聯絡的陳功民先生,上午就把這個問題搞定了。因此,南行途中,雖然烏雲滾滾、秋雨瀝瀝,我們卻安安然、欣欣然,只顧「坐而論道」。傍晚時分,順利抵達目的地--蓮都區大港頭鎮「梧庭巷晚」,這是一座三層樓民宿客棧。從外表看,其貌不揚;進入內裡,別有品位。裝修簡約大方,頗有文化氣息。如,五間客房分別取名:「蒹葭蒼蒼」、「青青子衿」、「呦呦鹿鳴」、「灼灼其華」、「 蘭彩依依」,出處都在《詩經》中。二樓客廳,一架圖書,既有我國的四大名著,又有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還有世界文學史上流傳最廣的寓言故事之一的《伊索寓言》等。這天晚上,我沒有外出觀光,坐在書架前,信手翻閱荂C想到民宿客棧竟有這麼多精美圖書,略加思索,在一本圖書的扉頁上寫下兩句話:「事業不同緣勵志,人生差異在讀書。」

次日上午,我們穿過村中青石小巷,來到村頭,準備過渡。一棵有「浙江第一樹」之稱的古樟,枝繁葉茂,如同一把綠色的巨傘,樹下一塊青石,已被遊客屁股磨得光滑發亮,六零後的王佳玫女士,捷足先登,端坐其上,大家正想合影,忽聞船笛響起。匆匆登上渡船,由北向南渡去。適逢天津一所大學230多名大二學生前來寫生,可容納70人的渡船中,除了我們,還有學生,充滿了朝氣,洋溢荅熒N。約十分鐘,渡船靠岸,我們進入「古堰畫鄉」核心區。這裡是中國著名美術寫生基地和中國攝影之鄉攝影創作基地。千年古樟群、千年古碑群、千年古墓群,以及千年青瓷古窯址等歷史文化遺存,各自為陣,星羅棋佈。臨江而眺,山青青、水茫茫,霧濛濛、天藍藍。無怪乎,上世紀80年代,一群借鑒法國巴比松畫派技法的畫家、攝影家前來這裡寫生創作,逐漸形成麗水巴比松畫派。古堰畫鄉之名,由此應運而生。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置身古堰畫鄉,我最感興趣的是--通濟堰。「堰」,是古代對擋水堤壩之類工程的稱謂。通濟堰大壩呈弧拱形,長275米、寬25米、高2.5米,初為木筱結構,南宋時改為石壩,是一個以引灌為主,蓄洩兼備的水利工程。通濟堰得以建成,首功當屬1,500年前的詹司馬、南司馬。司馬,是中國古代的官職名稱,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職權。今人為了銘記他們「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功績,在通濟堰「廊亭」前,建造起二位司馬並肩而立的青石雕像。

通濟堰工程,由拱形大壩、通濟閘、石函、葉穴、管道、概閘及湖塘等組成。在通濟閘至石函渠之間兩側,有多株千年護岸香樟。其中一棵被冠以「舍利樹」的古樟,死而復生,主幹多次遭雷擊、火燒,早已腐爛成空,空間可容數人,只有周邊部分「皮肉」尚存,堪稱「打斷骨頭連茧活v。即便如此,依然生機勃勃。生命力之頑強,令人嘖嘖讚歎,許多遊客,爭相拍照。臨渠還建有民居、店舖、牌坊、文昌閣等各類清代石木建築物。

通濟堰攔水壩位於麗水市區西南25公里的甌江與松蔭溪匯合口附近的堰頭村。大壩上游集雨面積約2,150平方公里,引水流量為3立方米/秒,每天攔入堰渠的水量,約為20萬立方米。通濟堰管道,呈竹枝狀分佈,由幹渠、支渠及毛渠組成,蜿蜒穿越整個碧湖平原。幹渠長22.5公里,支渠48條,毛渠321條,大小概閘72座,藉此發揮分水調節作用。同時,多處開挖湖塘以儲水,形成以引灌為主,兼顧儲洩的水利灌溉系統。浙江碧湖平原,地勢西南高東北低,落差20米。通濟堰因地制宜巧妙營造,從而基本實現了不需外力支援的「自流灌溉」,使整個碧湖平原上的3萬餘畝農田得以旱澇保收。通過這些數位,通濟堰修建難度、造福程度,可想而知。一千多年來,人們對通濟堰的堰史、堰規、築堰有功者,均刻碑立於世。其整個工程,連同碑刻等,成為研究我國古代水利工程的珍貴資料。

據相關史料記載,詹司馬、南司馬,名佚無考,生卒年、籍貫不詳。南朝梁天監四年(505),詹司馬奏請在碧湖平原西南端(今堰頭村),松陰溪與甌江大溪匯合處築堰壩。後,朝廷又遣南司馬「共治其事」。因溪水暴急,開始堰壩未能築成,後創拱壩形式得以建成,比16世紀西班牙愛爾其拱壩早一千多年。詹司馬逝世後,墓葬縣西南三十里。後人為紀念詹南二司馬,修建司馬廟,俗稱「龍廟」。紹興八年(1138),知縣趙學老賜名「通濟」。堰名沿用至今。開禧元年(1205),龍泉人、參知政事何澹「為圖久遠,不費修築」,調兵3,000人,歷時三年重建通濟堰,大壩由原來的木筱結構改為結石結構。

通濟堰,是我國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之一。較之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岷江之上、始建於秦昭王末年(約西元前256-前251)的都江堰,「年輕」了750歲,卻是迄今為止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拱壩」。這天,遊人如織。我在向詹司馬、南司馬雕像行注目禮的同時,心潮起伏、浮想聯翩。塑像不高,連同基座,大約2米,神形兼備、栩栩如生。老百姓雖然只知其姓,不知其名,更不知道二者的容貌特徵,但還是憑蚋袨I的想像力,虔誠地為他們造像。時光如水,歲月如刀,他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穩穩當當地立在那裡,坦坦然然地接受禮敬。反觀當下,個別官員在位時,風光無限,吃香得很。一旦落馬,身敗名裂,遭人唾棄。比如,江西省原副省長胡長清,在位期間經常以書法家自居,其「墨寶」幾乎覆蓋了南昌市的大街小巷。為此,江西民間曾流傳過這樣一首順口溜,東也胡,西也胡,洪城(南昌)上下古月胡;南長清,北長清,大街小巷胡長清。胡長清倒台伏法後,南昌市酒樓、賓館、夜總會等,不約而同颳起一股「鏟字風」。於是,一夜之間,「胡體書法」煙消雲散。類似現象,不止發生在胡長清一人身上。俗話說,公道自在人心。執政不為民,為官不清廉,即便是真有點造詣的字畫,老百姓也視之如芒刺、棄之似弊履,更休想為其塑像了。

古人云:「是非自有曲直,公道自在人心。」依我看,通濟堰前詹司馬、南司馬的石雕像,既是為了紀念有功之臣,也是為了昭示後世官員--親民者,民親之;愛民者,民愛之。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