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柴婧)夜幕降臨,躺在草原看滿天繁星閃爍、流星滑過,夜深人靜躲在帳篷,傾聽野生動物近在耳畔的腳步聲、獅子的吼叫,清晨與野生動物一起吃早餐......
南非的經歷令幾名教大「動物迷」認為可能「人生得一次」,所以她們不分晝夜地在南非探索,參與保育非洲五霸(Big Five),通過足跡和爆谷味的尿液找到豹的行跡,偶遇了極為罕見的非洲獵犬(Wild Dog),又邂逅《獅子王》中「歹角」的原型鬣狗等等。此行令學生們大開眼界,又特別走進當地中學普及環境知識。
教大上學年首次啟動「事業發展體驗計劃」,學生可在南非Africa Impact義工機構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實習。教大全球及環境研究三年級學生俞寶欣、心理學四年級學生鄭碧安、特殊教育二年級學生何敏齡從小就是「動物迷」,今年7月走到南非協助保護非洲陸地上最難捕捉的非洲五霸--獅、非洲象、黑犀牛、非洲水牛、豹,每日坐吉普車在草原觀察,並記錄其位置、性別、行為等特徵。
豹行「貓步」最飄忽 聞尿追蹤
俞寶欣認為非洲五霸中要數豹最難捕捉,「牠行蹤最為飄忽」,身為貓科動物,走路又一派「貓步」的風範,腳印趨於直線,「我們會根據腳印判斷牠的行蹤,但很難找到線索。」她們還會靠嗅,「豹會留下尿味,我們乘車路時,需要去聞他們的尿味,我覺得是爆穀的味道」。
和野生動物同居的草原,少不了驚險。何敏齡說:「一次我和同事剛巧碰到兩隻獅子吃水牛,我正一陣興奮,因為我爸爸是超級動物迷,特別想看這一幕,還沒等我興奮完,這個獅子盯着我,嘴上還有血,平時不怕獅子的我,也嚇得一動不敢動。」鄭碧安補充道:「還能聞到血腥味。」
她們在露營時也有與野生動物近距離接觸的機會,俞寶欣說:「我們每周都在草原露營,夜晚聽到住所旁有動物的腳步,聽到獅子的叫聲,還有非洲五醜(Ugly Five)之一鬣狗來垃圾箱覓食。」她們閒暇時比對《獅子王》中的動物和親眼見到的野生動物,發現鬣狗就是「歹角」的原型。
為了替保育出一分力,她們拆除當地的捕獵器,即便雙腳被遍佈的樹枝尖扎破數次而留下疤痕,亦在所不惜。此行,她們亦走進當地中學普及環境知識,幫助建設小學,並教導小朋友種植蔬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