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考生鬥大聲 口試淪「一言堂」

2017-11-08
■考評局報告批評部分學生學養不足、意念單薄,建議考生要多閱讀及留意時事,才可具備「中六學生應有的常識」。資料圖片■考評局報告批評部分學生學養不足、意念單薄,建議考生要多閱讀及留意時事,才可具備「中六學生應有的常識」。資料圖片

考評局報告批部分中六生無常識 建議多留意時事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伊莎)考評局昨日出版今年文憑試各科目的試題專輯報告,綜合說明考生表現。其中在中文科口試,報告批評部分學生學養不足、意念單薄,如將「滌親溺器」誤讀為「條親弱器」、將「嫉妒」誤讀為「妒忌」等,令人哭笑不得;另寫作卷則有出現疑似背誦「模擬範文」情況。英文口試的小組討論則有人不斷提高聲量爭奪發言權,成為「一言堂」,被報告形容似舉辦「迷你演講」。整體上報告建議考生要多閱讀及留意時事,才可具備「中六學生應有的常識」,而考生在小組討論中亦應互相合作,而非互相競爭。

文憑試中文科試題專輯報告的閱讀卷特別提到,考生過去常犯的毛病今年仍見普遍,包括胡亂抄錄原文令答案冗贅;對於有諷刺成分的考材,考生也未能掌握作者的「 言外之意」或「話中有話」。

推論太粗疏 凡家長必「怪獸」

而口試方面,今年考生的通病仍為學養不足、意念單薄及推論粗疏,例如將「滌親溺器」中的「滌」(音「敵」)和「溺」(音「匿」),分別誤讀成「條」和「弱」;考生也多認為青少年必然是「魯莽」,家長必定是「怪獸」。報告指,不論什麼話題均有考生引出曹星如、李慧詩、狀元車長或「地鐵讓座事件」,個別考生只顧詳述事例,而未有回應題旨和當下的溝通內容。同時有不少機械式的回應,如「我與2號考生的意見不謀而合」、「我對你的意見有保留」等。

寫作卷驚現背誦「模擬範文」

至於寫作卷,報告指整體考生表現有進步,立意模糊的文章亦有減少,但較低分考生的文字根底薄弱,詞不達意,甚至思考紊亂。其中「談憤怒」一題,要求考生就個人對憤怒的思考加以申述,但有考生推論過於直接,欠缺解釋說明(見表)。

報告特別提到,部分考生文章結構和立意相似,似是依據相同的範文寫作,提醒考生切勿一味背誦「模擬範文」應試,而不加思考,缺乏個人創見,並強調倘閱卷員發現作文有背誦成分,該部分將不予評閱。另建議考生日常要用心生活,多觀察、多想像、多閱讀以提升寫作能力。

而在聆聽及綜合能力卷,考生要以活化小學關注組主席的身份撰寫一篇與活化建築物有關的演講辭。報告指今年考生錯別字情況較去年稍有進步,但仍有有不少錯別字,包括將「介紹」錯寫為「介詔」、將「風景」錯寫為「風境」等。

至於英文科專輯,報告提到口試小組討論中出現「特別」情況,不少考生在考官讀完指示後即爭相發言,有兩三人同時說話,有人發言更愈來愈大聲企圖掩蓋別人聲線,當「爭贏」發言權時就成為「一言堂」,就如一個「迷你演講」,這些考生都會被扣分。

報告又指,有不少考生只盯着卡紙照讀,與其他考生沒眼神交流,也有人講完「I agree with you」(我認同你的觀點),但沒有再解釋到底是認同什麼,這些舉動都會被扣分,值得注意。另外,即使考官提問,亦有個別考生完全不願發言。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