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特朗普東亞行 中美進入互惠期

2017-11-17

許 楨 博士 香港智明研究所研究總監

年逾古稀的美國總統特朗普,終於結束其10餘日的東亞五國之行;此行除卻日數多、隨行團隊龐大,也涵蓋了美國在東亞的主要盟友、戰略競爭對手,以及區內最廣泛的合作平台--亞太經合組織和東盟。在特朗普總統任期內,同等規模和重要性的東亞之旅,未必會再現。

及至11月14日,特朗普登機離開菲律賓之前,面對記者提問,強調美國在貿易及安全領域之所得。到了翌日,特朗普又親自在白宮主持記者會;該白宮之主總結此行成果時,國際媒體都注意到中美的親近,而特朗普也對兩國就朝鮮核問題、貿易平衡等長遠合作,表達信心。

早前,筆者從美國內政外交角度,分析中美關係升溫的宏觀條件;並指出,相比起「奧巴馬-希拉里」的民主黨政府,從特朗普到蒂勒森,華府外交焦點重回「中東-黑海-東歐」一線;客觀上讓中美的戰略潛在矛盾放在一邊,在眼前並無激化的風險。

另一方面,中國綜合國力,尤其是硬實力的提升,也明顯降低了華府「左右開弓」--拳打莫斯科、腳踢北京的可能,美軍近年也少提同時打贏兩場局部戰爭的目標。在內外環境制約下,與華修好,遂成美國新任政府最理性的選擇。當然,朝鮮核問題會否失控、中美貿易前景是否如兩國元首會面時一般樂觀,就要留待時日去驗證。

中美互動穩定

畢竟,中美實力再強、兩國交好的意願再深,亦不見得可排除國際關係上一切不確定因素。無論如何,特朗普最關心的只有安全及貿易問題,而不是意識形態或人權爭議;在中共十九大前後,中國的軍事及經濟轉型加速、方向日益明確,並取得初步成果。這兩方面都有助於中美互動的穩定。

中國在東海、南海、東西印度洋的軍事存在,經過十餘年發展,已為美方「印太司令部」所習慣;與此同時,中國本土沿岸及新近控制島礁的佈防,也讓本地區美國航母戰鬥群及海軍陸戰隊,不敢再逼近。無疑,也拉開了兩國的戰略緩衝區。

自2000年至今,美軍主力從包括東盟在內的整個東亞集中到東北亞。眼前再從日、韓退守關島,既是中國海空軍、火箭軍科技實力提升、遠程打擊能力強化後的自然結果;也客觀上緩和了美軍在中國周邊從南到北佈防,從而帶來的兩國、兩軍對峙的心理壓力。

當中國沒有進一步激化矛盾的動向,甚或主動加強與南海涉事國的溝通;美、日等對於北京戰略意圖一直存有戒心的大國,眼前既沒有提升戒備的必要,也不容易找到干涉的藉口。既如此,華府、東京、首爾、馬尼拉等政府,自然希望利用對華關係的平順期,來謀取經濟實利。在主權、領海等問題上,實亦多辯無益;海牙仲裁庭的判辭,暫且不值一哂。

中國為亞太帶來機遇

眼前的疑問是,軍事上,中國逐步建立「拒止」區外強權的能力--特朗普想要隨便動平壤,也不得不忌憚解放軍,而不只是人民軍的存在。然則,在經濟上,中國又有否足夠的能力和潛力,來吸納區內的生產力,帶動整個亞太,乃至太平洋彼岸的發展?

眼前,習近平提出的「一帶一路」構想固然尚在初期;然而,在過去數年間,中國作為資金、技術、發展項目、管理經驗淨輸出國的態勢漸明。這是從投資面向,落實「南-南合作」;十八、十九大以來,中國為亞太地區經濟整合,提供基建及工業化平台的路向漸明、力度漸大。

如同1970、80年代之交,一個對華較溫和的美、日同盟,正是北京朝向改革深水區挺進的外部條件。一個更果敢迎接挑戰的中國,也將為亞太地區帶來更多機遇。就此而言,在軍事上,美方向關島退卻,讓北京成為亞太安全合作夥伴而非主要對手;在經貿上,把握中國擴大進口的機遇,成為特朗普、安倍晉三最現實的選擇。

中美關係當前以安全、經貿為支柱,進入長久的穩定期。中美角力的因素不會從此消散於無形,畢竟美國自立國以來,就如馬其頓王國、羅馬帝國一般的持續擴張型國家。問題只是,特朗普從中東、通俄案困局當中抽身更快,還是習近平整合「印太」更快而已。無論如何,中、美領袖眼前都要更長的戰略喘息期,更寬廣的戰略緩衝區;特朗普此次東亞之行,已然奠定以合作為主軸的中美互動新開端。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