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亮勝 全國政協委員 香港廣東社團總會主席
林鄭特首上任以來,積極作為,聚焦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一步一個腳印,扎實、高效、具針對性地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交出了一份看得見、摸得着的成績表,市民對特區政府的滿意度和信任率創九年新高。習近平主席充分肯定林鄭特首帶領管治團隊實現了良好開局。反對派應看清大局,順應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這個不可逆轉的大勢。
林鄭高度重視「一帶一路」建設和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對香港發展的重要性,親力親為,積極與中央部門和有關省市聯繫,為香港爭取發展空間,為港人爭取國民待遇,不僅與發改委簽署支持香港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安排,而且成功促成了多項便利港人在內地生活措施。在高鐵「一地兩檢」問題上,林鄭講原則,有擔當,不僅從港人利益出發堅持推進落實「一地兩檢」,而且堅決維護人大決定的憲制地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近日出席立法會答問會時表示,擔任特首半年以來,以遇事不避難態度,為未來作投資及落實各項工作。事實正是如此。反對派最大的問題,就是不了解國家快速發展的大勢,抗拒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聚焦經濟民生 一步一個腳印
記得林鄭上任100日,就交出了一份市民看得見、摸得着的成績表,做出了78項重點工作,涵蓋改善行政立法關係、加強與內地和國際協作、增加教育資源、推動交通物流、發展土地房屋、改善民生社福、改革稅制、支援醫療等方面。在教育方面,每年增加36億元的經常撥款,以實踐優質教育,令師生受惠;在房屋方面,成立跨界別專責小組積極覓地建屋,構建新的置業階梯,協助市民上車;在經濟方面,制訂「兩級稅」,減企業負擔增香港競爭力;其他關係經濟民生的政策亦積極開展,政策逐漸見到成效。
林鄭特首的第一份施政報告,在良好管治、多元經濟、培育人才、改善民生、宜居城市及與青年同行等多個領域,描繪了施政藍圖,贏得了很高的民意支持度。民意調查顯示,市民對特區政府的滿意度和信任率創九年新高。
香港社會受泛政治化困擾已久,確實是人心思穩,人心思變。林鄭推出一系列經濟民生方面的政策舉措,都得到了社會的廣泛支持。林鄭加強同各界人士溝通、促進社會穩定的努力,也得到了社會的認同。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個月會見首次赴京述職的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的講話,明確肯定林鄭特首帶領管治團隊依法施政,積極作為,聚焦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推出一系列政策舉措,加強同各界人士溝通,促進社會穩定,實現了良好開局。
爭取國民待遇 維護人大決定
香港發展離不開國家的支持,需加強與內地的合作。林鄭對於國家「一帶一路」建設以及粵港澳大灣區規劃高度重視。特區政府已與廣東省簽署合作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協議。上任半年多來,林鄭親力親為,積極與中央部門和有關省市聯繫,多次到訪多個內地省市及珠三角各市,為香港經濟爭取支持和發展空間。
林鄭對民生問題「上心」,積極為港人爭取國民待遇,成功促成了多項便利港人在內地生活措施,包括在內地就讀的香港大學生可獲發就業協議書及就業報到證、港人可參與內地的住房公積金以及可憑回鄉證在內地車站自助購買或提取高鐵車票等。在林鄭特首的大力推動之下,特區政府與發改委簽署支持香港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安排,有利香港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提高自身競爭力。
在高鐵「一地兩檢」問題上,林鄭不僅從港人利益出發,闡釋「一地兩檢」可令市民便利出行和香港經濟發展的重要性,而且堅決維護人大決定的憲制地位,呼籲部分法律界人士不要以「精英心態」抗拒 「一國」憲制架構。林鄭在「一地兩檢」問題上守原則,有擔當,受到社會各界的認同和肯定。
反對派需認清形勢 順應融入國家大局
林鄭特首還盡力促進社會和諧,對反對派表現出極大的包容,為搞好經濟民生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早前,林鄭首份施政報告的致謝動議成功在立法會順利通過,反對派對於林鄭的施政報告亦沒有過多的刁難,顯示林鄭的「和解」行動取得一定成效。
必須指出的是,反對派最大的問題,就是不了解國家快速發展的大勢,抗拒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總是想方設法阻止香港與內地的交往融合,拖累香港的發展,損害香港市民的利益。反對派一味抵制「一地兩檢」,就是這種心態的典型反映。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香港發展指明了方向。香港最大的利益,就是以最佳的方式融入國家的發展,與祖國人民共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業。面對國家國力日盛和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這個不可逆轉的大勢,反對派該認清大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