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反對派將僭建小事化大圖謀不軌

2018-01-13

趙興偉 時事評論員

新任律政司司長鄭若驊的僭建問題成為本周城中熱話,但需要指出的是,這件本屬無心之失的小事,之所以會成為輿論焦點,完全是反對派小題大做、上綱上線的結果,社會對此自有公論。

鄭若驊是合適的律政司司長人選,她能力出眾、經驗豐富、口碑良好,擅長於處理建築業與國際投資爭議的法律事務,並有豐富的國際仲裁及調解經驗,2008年,她更通過全球選舉成為首位出任特許仲裁學會主席的亞洲女性。她以往擔任公職為香港和國家盡心盡力,貢獻良多,在任香港國際仲裁中心主席期間,她致力促進內地與香港兩地仲裁合作,因此對內地法律也有相當的認識。她又擔任過多項公職,熟悉政府及公共政策的運作。作為律政司司長,大家的焦點應該落在她能否捍衛「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的尊嚴以及維護香港法治,而非一些旁枝末節的事情之上。

事件只屬無心之失

事發之後,鄭若驊已經迅速向特首、公眾交代,誠懇致歉,並無任何隱瞞,不涉及誠信、操守的問題,她亦已開始着手清拆僭建物,足見其負責的態度。據特首林鄭月娥透露,物色和委任律政司司長的過程,時間非常短。可以想像,鄭若驊作為資深大律師、國際仲裁員,她有很多事都要處理,一時間不夠小心謹慎是情有可原的。如果是有意為之,鄭若驊在出任司長之前怎可能不作處理?唯一解釋是她真的是大意,純屬無心之失,現在既然有錯即改,事件理應結束。鄭若驊在事件中雖然是敏感度不足、警覺性不高,不過,僭建亦非十分嚴重的違法行為,希望社會多一些包容,給她時間和空間處理。

但是反對派卻對此持續炒作,誓要將鄭若驊拉下馬,將事件政治化的意圖非常明顯。最近反對派遭遇低潮,抗爭行動動員無力,在議事規則、「一地兩檢」等事務上一敗塗地,政治能量急速下跌,急需逆轉最近的不利局面。對反對派而言,攻擊官員費力少又可得分,因此對事件咬緊不放,希望以此打擊政府管治威信,令賢能之士對進入「熱廚房」敬而遠之,更企圖再把香港拖入「泛政治化」的漩渦,導致社會又陷入嚴重內耗和爭拗,經濟停滯、民生不彰,好讓反對派繼續倒行逆施、興風作浪,因此他們對鄭若驊的打擊其實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此外,鄭若驊上任之後,急需處理大量有關反對派的檢控及法律工作,反對派窮追猛打,令人質疑是否有向她施下馬威之意,以阻撓、干擾對他們的審訊。

市民對高官有較高的品德要求,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如果事事吹毛求疵,必然無人可用。正如林鄭所言,經過是次事件後,「熱廚房」的溫度又有所升高,如果未來再無人才願意投身政府為民服務,最終受害的是全體港人。而如果讓反對派的圖謀得逞,更是對法治的傷害。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