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自由經濟不等同放任經濟

2018-02-06

紀碩鳴 資深評論員

香港連續24年蟬聯最自由經濟體榜首,回歸20年,這塊金字招牌始終擦得晶瑩剔透,成為香港有國際影響力的核心價值。這份由美國「傳統基金會」發表2018年的《經濟自由度指數》報告,再一次給予香港「一國兩制」制度及經濟成就的肯定。特區政府表示,歡迎傳統基金會連續24年評選香港為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並稱:恪守自由市場原則向來是香港維持經濟繁榮和國際競爭力的基石。

在該份《經濟自由度指數》報告中,香港總分為90.2分,較去年上升0.4分。報告提到,在12項評估中,香港有8項取得90分以上的分數。其中在「財政健康」「營商自由」「貿易自由」和「金融自由」方面,獲得全球最高分。應該說,這是回歸以來香港保持繁榮穩定的一份亮麗成績單。

資本主義的重要特徵之一就是維護自由的經濟運行,認為自由經濟才是最高效的。一般認為,香港經濟以「自由」著稱,其奉行自由市場資本主義經濟體系,政府歷來奉行積極不干預政策,這是核心。但其實,自由經濟並不等於放任自流,是一種放任經濟。同樣,香港特區政府對市場的積極不干預,只是維護自由經濟體制有效運行的其中之一。香港的法治以致形成的制度是自由經濟秩序的保障。自由經濟也必須符合「合情、合理、合法」的運行法則。

適度有為令經濟自由更健康

港府對市場經濟實行積極不干預政策,但政府會致力維護香港的優勢,包括法治和司法獨立、簡單的稅制及低稅率、自由開放的貿易、公平的競爭環境和高效的公營部門。此外,政府會積極提升營商環境,推動創新科技發展,以及與其他經濟體建立更緊密的經貿聯繫等,為經濟增長注入新動力,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的領先地位。而這一切,政府都是積極的。

2013年,政府在施政報告提出「適度有為」,落實「港人港地」、推出買家印花稅,以及用行政手段停收內地雙非孕婦來港產子、推出限奶令等,這些政策被部分學者詬病為以行政手段干預市場,但這都是政府「適度有為」的例子,合情合理,並不會影響香港的自由經濟。政府的積極不干預,不等於政府做什麼都是干預。有的時候,政府的作為,正是為了香港的秩序,為了香港能夠更發揮自由經濟的長處。

事實上,香港政府這些年的努力作為,非但沒有損害香港的自由經濟,反而讓香港的經濟自由更為健康。傳統基金會在報告中也讚揚了香港經濟具韌力、司法制度優質、社會風氣廉潔、政府透明度高、監管制度高效,以及對環球商貿持開放態度。這其中,當然有政府管治的功勞。而更為重要的是,香港的自由經濟是在高度法治下的體制,香港的法律制度,確保了香港的經濟不放任自流,而是總體上時刻都處於有規則、有序的發展狀態中。

回歸20年來,正是香港特區政府在合情合理合法中,實現香港的自由經濟而非放任經濟,讓香港的經濟自由更穩健,能得到全世界公認的自由。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