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江學海 > 正文

中文視野:劉備託孤暗勒索 諸葛亮只能點頭

2018-02-09

情緒勒索雖然最常出現於極不平等的上下關係中,但其實日常關係融洽者,也可能出現情緒勒索。如劉備與孔明可謂達到十義中的「君敬臣忠」,然而劉備臨終前於白帝城託孤,可謂情緒勒索的佼佼者。劉備於病危時召見諸葛亮,希望他能輔助太子劉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劉備一生「誓與漢賊不兩立」,但其臨終之言卻把諸葛亮與曹丕相比,當中意義絕非字面義而已;而在那個名節比生命更重要的時代,劉備一句「君可自取」的託孤之言,更令諸葛亮立即涕泣對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劉備由是成功以自憐、讚賞等手段,令諸葛亮陷入情緒勒索的圈套,不敢稍有差池,終其一生為漢室死而後已,以免落得亂臣賊子之名。

大智如諸葛亮也不能無視周遭的眼光,而跌入情緒勒索的陷阱中,何況一般凡人?我們總是不自覺地為符合他人的期望而生活;這是因為我們覺得如果拒絕別人,便代表自己是個不好的人。因為想做好人(或避免做壞人),我們很難拒絕不合理的要求,而容易成為默許「情緒勒索者」對自己為所欲為的「被勒索者」,最終造成惡性循環,形成華人社會的痡`價值觀,身處其中的大人小孩無一倖免。

是美德還是責任

以教導小孩分享為例,其實一般幼兒很少主動表示願意分享。當幼兒拒絕分享時,身邊的大人很自然便會說一聲「孤寒 / 小器 / 不聽話」。然而,這話真的要聽嗎?珍惜自己喜愛的,不想隨便與人分享,這都是人之常情。為什麼非分享不可?只因古有孔融讓梨,分享是傳統美德,懂得分享便能符合社會期望,代表自身擁有良好的家庭教育。中國傳統有不少為人津津樂道的德目教化內容,值得我們借鑒學習,可是個個都學孔融讓梨,難道個個都想學孔融讓梨?

願意分享固然是美德,但不願分享是否便代表是一個壞人呢?(同樣的問題可套入任何德目中)。不停滿足他人的訴求,或有機會令自己變強,畢竟要滿足他人,是需要具備一定的解難能力;但他人也可能因你的「好配合」、「高能力」,忽略你的需求與感受。能力愈高是否真的責任愈大?還是這只是情緒勒索的伎倆?需知道分享是美德而不是責任,如何分配食物其實是自身的權利。然而很多時候因為標籤效應,美德最後演化為責任,不做好人便會成為壞人,結果造就情緒勒索的出現。

■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講師 林嘉鶶掑h

隔星期五見報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