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海南的戰略地位與中俄技術合作

2018-04-12

許楨 資深評論員

早前,中國宣佈解放軍海軍於4月5日至11日期間,在海南島附近海域進行演訓。及後,有英國媒體報道指,參演的軍艦逾40艘,包括中國目前唯一的常規動力中型航母─-遼寧艦。由於本月23日為中國海軍節,加之身兼軍委主席的國家主席習近平正身處博鰲論壇,會否就近舉行海上閱兵,成為不少中外媒體的聯想。

愚以為,一方面,中國官方未必樂意將博鰲論壇與大型軍事活動作過於緊密的聯結。博鰲論壇本身帶有濃厚民間色彩,以國與國、人與人、企業與企業的經貿合作為主旨;另一方面,上述猜想也凸顯了海南島在中國南海、在西太平洋,乃至環球海洋戰略的關鍵地位。未來,與海南島直接、間接相關的軍事報道,只會越來越多。除了經貿、旅遊中心外,海南島及周邊海域自然也成為印太安全的焦點。

南海戰略地位凸顯

從地貌上講,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北段一樣,都是中國近岸沿海。然而,前三個海域的水深,不過數十米。一般大型民用船隻進出、裝卸貨物、旅運,固然問題不大;然則,一些戰略性兵器,如航母、核潛艇,不但未能在上述海域發揮威力,反而可能因受水深所限,陷入風險之中。中國沿海只有南海,包括距海南島不遠處,海床急遽下沉,對核潛艇形成天然保護,有效發揮其長期隱匿的特殊防禦作用。

除地貌以外,在地緣上,從渤海到黃海再到東海,解放軍海軍在平時穿越諸如宮古、對馬等海峽,除引起周邊外軍關注外,不會引起太大問題;但在戰時,自北而南排開的所謂第一島鏈,便可能成為中國與敵對勢力爭持的要道。與之相比,南海不只更深,而且更闊,無論是核潛艇,還是與航母戰鬥群相配的柴電潛艇,都可以在南海穿梭不同區域,較難受到偵測、反潛措施的反制。

就公開資料所見,解放軍目前的核潛艇,俱於渤海灣所製;柴電潛艇生產基地,就佈於長江中下游一線。然而,未來最重要的核動力、常規動力潛艇演訓基地,理應在南海周邊,尤其是海南島。就此而言,近期媒體報道的中國海軍數十艘軍艦中,潛在水下者,或許比水面艦,更能反映當前形勢的變化。

事實上,剛完成與新加坡聯合演練的美國海軍戰鬥群,不可能像二戰中途島海戰、珊瑚島海戰般,再與另一海軍大國作航母對航母的決戰。反而,戰略防守一方,或可在南海用核潛艇作戰術進攻,將咄咄逼人的美軍航母戰鬥群,拒於千餘海里的安全範圍之外。

先後在2009、2015年兩次天安門大閱兵中展示的東風21系列導彈,已成為解放軍「彈道導彈打航母」的支柱。如再加強水下力量,攻擊核潛艇質與量持續提升,在進一步阻嚇來犯者之同時,又不會對周邊國家產生壓迫感,避免刺激南海諸國,不會影響中國與東盟經貿合作的推進。

中俄合作值得期待

海南島的戰略建設,與解放軍海軍在南海北部、中部日益活躍,形成良性循環。海南島的潛艇基地、探空基地得到保護,解放軍海軍諸艦隊在南海、西太平洋、東印度洋的日常任務,能得到更有力的後勤支持。

提升解放軍海軍禦敵能力,除了加強建設海南島,增強水面艦艇在南海的存在和活動外,還在於核潛艇技術的更新改進。這方面,也是中美國防力量差距最明顯的領域。

近期美俄繼續在敘利亞問題針鋒相對,華府對莫斯科金融、能源業的制裁並未放鬆;與此同時,前俄國特工在英國被毒害事件,又演變成包括歐盟核心德國在內的北約對俄外交戰。未來,中俄能否在軍事技術上作更深入、更具規模合作,頗值國人期待。

畢竟,蘇聯解體至今近30載,俄國繼承、保持、發展得最好者,就是核潛艇的設計與生產。而這方面,無論從技術、從商務,還是從全球戰略、安全佈局層面,都值得中俄深度合作、互為支撐。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