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鄧達智
倫敦上設計課,蒙時裝歷史老師提點,從此對華服另眼相看。
Myra老師︰文明古國當中,極少數擁有時裝,中國絕無僅有,在不同朝代出現不同模式的服裝,甚至在同一朝代不同時期,例如唐初、盛唐、晚唐,由於與西域接觸,長安出現波斯人、歐羅巴人、阿拉伯人......唐朝盛世,文化開放,接受不同形式的影響,也因此在宋、明保守風氣出現之前,造就中國歷史以來最大膽、至性感的衣着模式與開放態度,例如低胸、透視、前衛化妝等等。
什麼叫時裝?即是與時並進,於不同年代面對不斷更新元素的衝擊,反映以簇新衣服概念與構造的產品,這便是時裝。印度國服Sari,相傳源自亞歷山大入侵亞洲次大陸,隨之而來的衣服文化改造。假若以上傳聞屬實,即是印度傳統服裝模式在二千多年前已殖入,奇妙來到今天出現的變化不見太大,縱使布料製作、顏色選擇有所更變,但整體外形的變更並不明顯,形象根深蒂固,Sari便是Sari,縱 使 英 國 人統治超過二百年,影響非常深遠;大部分印度人,尤其男性偶爾穿着西裝,整體說來,印度女性的衣着型格、神韻,在公元二千年之前,與傳統變更不大,古今之間的分別痕跡不深。
有說日本和服源自唐朝中國,其實與唐服更近的,是韓國傳統服裝。和服較似源自秦、漢服,亦即前特首梁振英參與「第七屆國際華服節」身上所穿、被坊間譏笑穿華服變了穿和服的類似模式。不論繪畫或千百年來故衣留傳,和服(吳服)幾乎有史記載以來即如此外形,不變。中國經歷數千年並多個朝代,所謂「華服」已無特定形式,所以梁振英所穿並未過界。筆者心目中最有風格,又吻合現代生活速度的華服,首推民國時期從清代旗袍演變而成的寬緊有度、男女皆着、非常瀟灑的長衫。
49年之後,香港隨世界時裝潮流發展開來的現代化旗袍,亦是一類與時並進的華服,非闊袍大袖的秦、漢模式。影后蕭芳芳得美術家母親熏陶,自少年時期便穿起旗袍,出席場合,必選擇中式服裝,在其個人藝術修養與衣服品味,芳芳穿着的華服水平,着實香港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