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美英法軍事打擊敘利亞政府軍幾點分析(下)

2018-04-18

宋忠平 鳳凰衛視評論員

第六,敘利亞政府軍是否還保留有化學武器。

化學武器和化學用品是兩個概念,比如氯氣就是軍民兩用的化學品。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氯氣就是窒息性毒劑,但氯氣在生活中也被廣泛應用。如果在大馬士革和霍姆斯的研究中心和庫房內存有氯氣到底算是什麼?這是一個問題。另外,敘利亞政府軍從2014年開始就徹底銷毀了全部化學武器,並加入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組織,如果阿薩德欺騙俄羅斯有多大必要?但問題的實質是敘利亞政府軍原有的化學武器隨着國土淪喪落到了反對派甚至恐怖分子手裡,嫁禍給阿薩德的可能性就大很多,至少阿薩德軍隊沒有使用化學武器的絲毫必要。

第七,敘利亞政府軍有能力攔截13枚導彈還是71枚導彈?

美英法三國究竟打了多少枚導彈,開始說120枚,美軍說是105枚,俄羅斯說是103枚,有偏差也不奇怪,發射導彈會有飛行過程失敗的可能,俄羅斯或許就看到了103枚正常飛行的導彈。敘利亞政府軍發佈的戰報是攔截了13枚導彈,但俄羅斯披露數據說攔截了71枚。如果僅僅靠敘利亞政府軍擁有的S-125、S-200、「山毛櫸」以及肩扛式單兵導彈和防空高炮就攔截了半數以上的導彈,那敘利亞政府軍可說雖敗猶榮了,因此這個數據的水分不小。但問題實質是誇大敘利亞防空武器體系作用對俄羅斯是有好處的,此外「戰報」這個東西就是輿論戰,尤其是武器提供方說自己很強也就無可厚非,戰爭就是武器的廣告秀。

第八,如何為阿薩德出頭考驗俄羅斯。

普京在2018年國情咨文中表示「盟友被攻擊,俄羅斯也會反擊」,那如何來定義阿薩德這個政治盟友呢?沒有阿薩德執政的敘利亞政權,俄羅斯將不得不從塔爾圖斯海軍基地和赫梅米姆空軍基地悉數撤走,因此阿薩德政權絕對是俄羅斯的鐵桿盟友,但如何為阿薩德出頭確實很考驗普京的政治智慧。

一方面,俄羅斯不具備與北約全面對抗的實力,國防預算只有美國的零頭,普京不得不慎戰,甚至避戰。另一方面,普京還是要兌現承諾,一是讓敘利亞政府軍將重型裝備轉移到俄羅斯海空軍基地附近,由俄羅斯軍隊提供保護,尤其是要對阿薩德本人提供人身安全庇護,二是盡快將俄羅斯國內部隊正在使用的S-300導彈和「鎧甲」彈炮系統等武器整裝移交給敘利亞政府軍,並派遣軍事顧問協助人員培訓,強化敘利亞政府軍的自衛能力對盟友就是最大的幫助,畢竟與美國繼續打代理人戰爭比直接軍事衝突更符合俄羅斯的實際利益。

再次,普京緊急要求召開獨聯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會議協商敘利亞事態,並可能會針對包括敘利亞在內的盟友間在特別事態下的戰略互保達成共識。

當然,敘利亞國內形勢依舊動盪不安,很多事情還在不斷變化,但可以肯定的一點就是,阿薩德也好,反對派也罷,都是美俄等大國在中東博弈下的棋子而已,自己命運完全掌握在別人的手上,任人擺佈,這才是敘利亞最可悲之處。敘利亞的和平穩定是敘利亞人民多年的期望,但最終還是淪為大國博弈的主戰場,受害的只能是敘利亞和中東的無辜百姓。

(續昨日,全文完。)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