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文憑試已接近尾聲,身為中文老師的筆者,當然最關心中文科試卷的擬題內容及題型,或多或少能基本掌握自己的學生將會有何表現。
筆者覺得試卷不算深,更可說是愈來愈有「語文味」了(曾幾何時,考學生邏輯思維,多於考他們的語文能力)。是次考卷最能掀起討論的依舊是閱讀卷,不少傳媒報章早於考畢的翌日,找來不少專家前輩、同工作了詳盡的分析,這裡筆者就不班門弄斧了。
其實,如果同學有閱讀筆者「溫故知新」的習慣,應該覺得這個欄目對寫作卷頗有幫助。就以這次寫作卷為例,第三題的論知己或論好友,這種非常傳統的議論文題目,要取高分,豐富例證是必不可少的。現在,就跟同學簡述幾個有關「知己」的典故。
佔便宜只因家貧
談到「知已」,怎可不提及管仲與鮑叔牙這一對?正所謂「管鮑之交」,說的就是這一對相交相知的好朋友。《史記.管晏列傳》記載,管仲少時就與鮑叔牙交好,管仲家貧,且於每事上都欺負鮑叔牙,佔他的便宜,但鮑叔牙始終善待他。他倆有如一凹一凸,一硬一軟,甚至筆者會形容為一善一惡。
待他們長大,各侍其主,鮑叔牙輔助的公子小白(即日後的齊桓公),管仲輔助與公子小白爭位的公子糾,兩人站在敵對的陣營。最後,公子小白成功即位,鮑叔牙眼見將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但他竟然向齊桓公推薦管仲。及後管仲果然有如鮑叔牙推薦時之言,盡顯他的才能,讓齊桓公成為霸主。
「知我者鮑子也」
管仲後來提到他倆的經歷:貧窮時,管仲與鮑叔牙一起營商,分配收益時,管仲總是多拿,但鮑叔牙從不以為管仲貪心,因為他知道管仲是因為貧窮的緣故而多取;又管仲曾經替鮑叔牙謀劃事情,未能幫助鮑叔牙解決問題之餘,天使其陷於窘境,但鮑叔牙不認為管仲愚笨,並解釋人的時運有時順,有時不順,與管仲的能力強弱無關。
管仲曾經三次為官,三次都被國君驅逐,鮑叔牙不認為不肖,他知道管仲只是沒遇上好時機。管仲曾經三次打仗,三次逃跑,但鮑叔牙不認為管仲膽小,因為他知道管仲家裡有老母需要贍養。輔助公子糾失敗之事,管仲被囚禁遭受屈辱,鮑叔牙不認為管仲無恥,因為了解管仲不因小節而感到羞愧,卻以功名不顯揚於天下而感到恥辱。因此,管仲曾言:「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了解故不薦為相
並不是只有鮑叔牙了解管仲,管仲亦同樣了解鮑叔牙。管仲臨終前,齊桓公問管仲,鮑叔牙可否接替他的相位,管仲直言不可。他知道鮑叔牙善惡分明,不能包容壞的一面。如果為相,定因不堪被迫採用某些手段而感到痛苦。
鮑叔牙知道這件事後,不但沒有因為管仲不推薦自己而不滿,反而感到欣慰,如鮑叔牙真想為相,當天於齊桓公即位之初早就答允,又何必推薦管仲?他認為世上只有管仲最了解他。
談知己,什麼是知己?以上的「管鮑之交」便是最好的例證。■吳一敏 新會商會陳白沙紀念中學中文科主任
隔星期三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