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楊明教授團隊與企業聯合研製的無人駕駛校巴,昨日徐徐行駛在上海交大校園內。■中新社
上海交大電院2017級博士生袁偉成為「嚐鮮者」。當天,他在該校徐匯校區體育館門口用手機微信掃描站點立牌上的二維碼呼叫校車。2分鐘後,一輛外形小巧、造型別致的白色校巴緩緩駛來,停在袁偉面前並自動打開車門,車內有8個乘客座位。
微信一掃即來接送
上海交大智能車實驗室負責人楊明教授說,只要在微信上掃碼呼叫,無人校巴接到指令後就能自動來接送,車上的自動駕駛系統採用了感知地圖匹配的方法,通過激光點雲對無人車進行定位和導航,不僅能自主駕駛,還能自動躲避行人。
車內系統「聽」懂目的地
「上車後,乘客們可以通過車載觸摸屏或人工智能語音交互系統,告訴無人車想去哪裡。」楊明表示,這款無人校巴目前行駛區域限定在校園內,「從5月2日試運行至今,運行情況良好,雙休日單車載客量有200人次。」
不設方向盤油門剎車
無人校巴可以雙向行駛,無需調頭。楊明說,現有無人車過度依賴全球定位系統(GPS)進行定位,而在GPS信號較差環境難以正常工作,而這台無人校巴融合多項制導技術,不僅自主駕駛,還能自動避障。
他特別提到,這款無人校巴車上沒有方向盤、油門剎車踏板,系統能自動觀察環境,研究團隊自主研發的核心傳感器,使得無人校巴在雨雪天都能正常工作。作為純電動車,無人校巴充電5至6個小時,可續航一天。
據了解,目前試運營階段,無人校巴最高時速限制在15公里,正式運營後將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適當提速。
除去技術難題,無人駕駛汽車的高成本也讓許多人望而卻步。這款無人校巴的一大亮點在於它極大降低了硬件成本,能在社會上得到更大範圍的推廣與應用。
楊明坦言,此次聯合研發主要聚焦在低速園區無人車開發和無人物流系統開發上,未來將專注解決更多制約自動駕駛發展的關鍵技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