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排除干擾共同努力 加快覓地建屋

2018-05-12

龍子明 全國政協委員 香港青年交流促進聯會創會主席

房委會公佈最新公屋輪候時間突破 5年,達到 5.1年的新高。特首林鄭月娥表示,公屋輪候時間惡化至 5.1年,令人擔心,毫無疑問反映土地不足。另一方面,為期5個月的土地供應大辯論展開已兩周。解決香港房屋短缺問題,政府官員和社會有識之士應排除干擾,多向市民解釋土地供應問題的嚴峻程度,尋求各種加快覓地建屋的合理方法,並通過政府與社會各界人士合作,盡快紓解房屋緊缺難題。

根據房委會最新數字,截至今年 3 月底,一般公屋申請的平均輪候時間,即是由申請至首次配樓需要 5.1 年,比過去 1 年持續徘徊在 4.6 至 4.7 年,再延長多大約半年,距離政策目標 3 年的平均輪候時間,進一步拉闊至 2.1 年,單身長者就平均輪候 2.8 年。公屋輪候時間惡化,問題在於用於建屋的土地供應不足,覓地建屋工作再不加快,公屋輪候時間只會有增無減。

土地供應不足公屋輪候更長

為期5個月的土地供應大辯論展開已兩周。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就紓緩香港土地供應短缺問題提出18個選項,供市民發表意見,希望達成共識。土地供應策略選項包括發展棕地、郊野公園邊陲土地、填海、葵青貨櫃碼頭上蓋的發展、利用私人農地儲備,及發展佔地170公頃、擁有2600名會員的粉嶺高爾夫球場等。

反對派干擾和破壞的手法五花八門

反對派一邊催促政府增加土地和住屋供應,卻無法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案,另一邊又以各種不同理由和藉口,阻撓和拖延政府覓地建屋,這完全是自相矛盾。

反對派的干擾和破壞手法五花八門。例如,朱凱Y提出拆除解放軍軍營,還有人要求減少內地來港單程證配額等。城規會討論政府建議將軍澳五幅共11公頃綠化地帶改劃為住宅用途,反對派要求城規會否決。此外,反對派對填海、地產商發展農地、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土地,都統統刁難和反對。

反對派不是想要解決市民的居住問題,而是有意借土地辯論挑起香港社會內部矛盾、挑起內地與香港的矛盾、挑起中央與香港的矛盾,目的是要攪亂香港社會,好讓反對派渾水摸魚。

公私合作善用農地是最快最佳方法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諮詢文件指出,現時「大型發展商合共擁有不少於1000公頃的新界農地」。如何釋放這部分的土地資源,政府提出公私營合作方式,即由政府提供基建,合作開發由發展商所持有的荒廢農地。但提起「公私營合作」,反對派就將之與「官商勾結」、「利益輸送」掛u。早前特首林鄭月娥在立法會大會上遭到多名反對派議員質疑,稱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提倡公私合作發展農地,是政府「無膽郁權貴」,要求林鄭向權貴、地產商和既得利益者說不,行使土地收回權力云云。

實際上,公私合作善用農地是最快最佳方法,2012/13 至2016/17年度換地的住宅樓面面積共62萬平方呎。重點是補地價如何計算,如果是市價補地價,其實不存在讓地產商賺多了的問題。根據智經研究中心公佈的民調,有65%受訪市民同意政府提供誘因,吸引發展商和政府合作,利用發展商的土地同時發展私人房屋及資助房屋,顯示社會對此已有主流共識。

特首林鄭月娥指出,公私合營有效釋放土地絕非「官商勾結」。李嘉誠在股東周年大會後見記者時被問到對公私營合作發展農地有何看法時直言:「好啊,我贊成。總之能夠解決到我們香港大部分受薪人士,能夠好好地居住。」香港願景計劃召集人曾鈺成直言,私人土地擁有者需補地價,不會對地產商特別有利,如果動輒批評官商勾結,土地就難以釋放。

社會普遍認同公私營合作可能更具效益,為釋除公眾對官商勾結的疑慮,應由獨立架構,制訂一套公平、公開及透明的機制,確保達至社會最佳利益。

大辯論要聚焦如何覓地建屋

香港土地房屋問題迫在眉睫,政府官員和社會有識之士應開誠布公,多向市民解釋土地供應問題的嚴峻程度,強調土地大辯論關乎下一代的未來,希望大家多從務實角度,思考如何增加土地供應。筆者亦希望社會能夠拋開成見,進行有建設性的討論,理性地尋求覓地建屋的合理方法,讓各種可能開發的土地變成市民安居樂業之所。

土地辯論的過程必定相當激烈,反對派干擾和破壞的手法也是五花八門,亦難免會觸及某些既得利益。但重要的是大辯論要聚焦在如何覓地建屋,並得出結論,不要讓反對派阻撓政府覓地建屋的企圖得逞,避免香港在覓地建屋路上繼續原地踏步。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