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書若蜉蝣:東大街廟宇之由來

2018-05-12

■ 葉輝

話說東大街瀕臨海邊,水路出入方便,遂為海盜匿藏之所;1860年代末港府開闢東大街,拆卸凌亂搭建的寮屋,建造兩層高的金字頂石屋,此地遂漸成商業中心;1928年華人廟宇委員會接管天后古廟、福德祠及譚公仙聖廟;於1974年擴建福德祠,正殿供奉城隍,以取代福德神,從此易名城隍廟。在19世紀曾有惠州人士設置神壇於鄰近東大街的阿公岩村,以拜祭玉皇大帝,上世紀初則發展成玉皇寶殿,乃本港唯一以玉帝為主神的民間廟宇;其後由於打石行業衰落,阿公岩村遂變成寮屋區,隨茪j批外省人遷入,拜祭玉皇大帝的人早已大為減少了。

就在東大街天后廟內,藏有三塊重要的石碑,為研究筲箕灣歷史發展提供線索;1872年天后廟建成,第一塊石碑記載捐獻者名單,除筲箕灣社區人士以外,更有來自灣仔、中環、西環、坑口的工商界人士等,既有岸上人,亦有水上人,從廟宇的大小及捐獻者的名單推斷,天后廟並不像建於1877年的福德祠,僅服務於筲箕灣村民,更服務於各地漁民、農民、西環鹹魚欄、船廠工人、東主與打石及建築行業相關人等。

及至1903年,打石商人曾萬貫夥同一批東大街店舖富戶發起興建譚公廟,規模僅次於聖山下的譚公廟(日軍擴建機場時拆毀);東大街天后誕暨神功戲的日期就有所調動,街坊值理會將神功戲日期由原本的農曆三月廿三日改動至農曆五月初七日,合稱為天后譚公誕;至於農曆四月初八日,譚公誕正誕當日,信奉譚公的客家人及漁民等就沿茠F大街巡遊,此一習俗至今未變。

翻查資料,《香港華字日報》在1932年就載有東大街天后誕報道,日期為6月17日(即農曆5月14日),與傳統上於五月初七日前後舉行天后譚公誕的日期相近,皆因每次賀誕暨神功戲的日期憑卜杯決定;由此可見,當年東大街所舉行的並非天后誕暨神功戲活動,而為天后譚公誕暨神功戲活動;戰後初期,譚公廟的香火乃有趕上天后廟之勢,堪可說明戰前天后廟的香火較之譚公廟興旺。

何以二戰時譚公光芒遂漸蓋過天后?可從譚公廟1944年一塊碑銘而略知一二;1944年5月,東大街街坊值理會為受戰火受損的譚公廟重修,而《重修譚公仙聖廟碑記》的碑文為了解日治時期筲箕灣的政治及經濟狀況,此為重要一手資料:1942年日本軍在東大街設立漁統制度,在漁市場將漁民的魚獲拍賣;就在日佔時期,筲箕灣漁業經濟興旺,受惠者包括大型及中型漁船的東主、漁欄東主以及在東大街為漁民提供貸款的店舖東主。

西灣河與鄰區o魚涌相若,僅靠筲箕灣道供居民出入,上世紀70年代筲箕灣銳意發展,人口不斷增加而住宅不斷興建,其後更開闢五條以「海」字名命的街道,分別為海寧街、海利街、海澄街、海晏街及海富街,統稱「五海街」。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