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民主制度要適合國情

2018-06-04

張俊勇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香港經濟民生聯盟青年事務委員會顧問 「就是敢言」主席

近日,坊間有些評論關注全球民主發展步伐的進程。民主制度再次成為國家、學者、時政分析者熱議話題。隨茩^國脫離歐盟、德國難民問題失控等,不少人將問題歸咎於這曾被嚮往的民主制度。然而,另一邊廂,卻有西方的評論看到中國在改革開放40年發展的制度優勢。筆者在美國生活過一段時間,現在身為全國人大代表,想藉本身對民主制度的理解,談談自己的看法。

民主,即「主權在民」,視為現代國家的制度,國家權力由公民直接或間接行使。西方國家奉行民主制度,通過這個制度,人們可以通過選舉,以一人一票模式,選出自己的代表,參與議政的事務。反觀,從政治制度上,中國並不是奉行西方的民主制度,而是實行「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筆者認為,民主制度並沒有好壞之分,只在於制度是否符合本國國情的需要。

奧巴馬政策紛被特朗普推翻

首先,我們要了解美國的情況。日裔美國學者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曾寫下一部著名的著作《歷史的終結》。他認為「美式民主制度」就是人類最好的制度。美國走在世界之前,其他的國家也終究效法美國。當中,「三權分立」、「權力制衡」和「權利法案」,這是美國民主的象徵。

眼下由特朗普(Donald Trump)執政,美國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亦隨大選卸任。的確,美國是以民主制度的方式選出總統,但隨四年一屆的美國大選,政黨亦有機會更替。新任的統治者或將前統治者及其政黨的政策(特別是不同政黨的政策)推翻。例如:奧巴馬政府執政期間,曾推出《患者保護和平價醫療法案》(Affordable Care Act),俗稱「奧巴馬醫保」(Obamacare),鼓勵美國實行全民醫保,不購買保險人士需繳交罰金,同時保障夾心階層國民享有基本醫療保障。但隨特朗普在去年1月初就職美國總統以後,即宣佈廢除及取代(repeal and replace)奧巴馬醫改政策,於去年10月期間,簽署行政命令改變最低保障範圍(minimum coverage rules),並宣佈廢除對低收入人士至關重要的補貼。

這種因為政黨輪替,影響政府決策的機制,確實會破壞社會的穩定性,說句不好聽的,政黨只會將目光放在數年的任期,而忽視地方長遠發展的需要,從而妨礙了經濟發展,影響民生福祉。

中國模式有利於社會穩定

反觀,中國的政治模式卻與以美國為首奉行的民主制度不同。中國作為大國,有很多獨特的國情。目前,國家的政治體制是單一制的,沒有政黨輪替問題,這樣有助於決策機制的穩定性。國家以協商民主的方式達成發展目標一致,避免內耗和紛爭,有利於社會的穩定發展和人民的幸福。

舉個例說,國家推行改革開放40年,雖然各領導人的理念或有不同,但中國仍堅持改革開放的道路。目前從中央到地方,國家在新一代領導人帶領下,將目光放在發展的道路上,各階層都是以2020年建成「小康社會」為目標。國家主席習近平更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整個國家的國策,是以「共商、共建、共享」為方針,民眾充滿期盼,都在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中國夢」。

事實上,國家一直有推行民主體制的改革,目前,國家身居要職的領導人,無一不是經過長期的地方及中央部委的歷練,甚至有不同省市領導的經歷,當中既有發達地區,亦有邊遠地方,因此,對不同地區民眾所需,知之甚詳。

在筆者角度看來,實沒有哪一種民主制度是比較好的。資本主義社會與社會主義社會都是在互相吸納雙方的制度優勢。誠如美國看到中國在發展中的制度優勢,就是政府在基礎建設上發揮重要的作用。美國亦有深思聯邦制度令全國性公共產品供應缺位的問題。中國也看到資本主義社會在自由貿易體制下的優勢,故國務院公佈《進一步深化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促進大灣區的發展。無論是資本主義社會或社會主義社會,都沒有好壞之分,只是兩套不同的制度,看哪一種更符合本國國情的需要。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