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詩語背後】青春獻辭

2018-07-03

江 鄰  芸 生

值此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之際,香港深圳兩地青年,聚首鵬城,同祝共勉--

大鵬展翅,蓮花呈祥;

緬懷鄧公,山高水長。

改革開放,振興華夏;

一國兩制,光耀香江。

新時代,新征程;

新青年,新希望。

攜手並進,共擔「兩個建設好」歷史重任;

同心戮力,共享民族復興偉大榮光。

歷經風雨來時路,

滿懷豪情赴天涯。

融入中國夢,

青春再出發!

知道鄧小平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也知道深圳是改革開放的試驗田,但若未去過深圳福田的蓮花山公園,你便很難理解鄧小平在深圳人心中的特殊地位。

蓮花山在深圳市中心的最北邊,主峰海拔106米,不算很高,但山上挺起了歷史巨人鄧小平的銅像,非常宏偉,連基座達十米高、七噸重,昂首闊步,傲視全市,你便會知道他在深圳人心中的分量。

今天,香港各界150名青年才俊,來到蓮花山頂,鄧公腳下,與70餘名深圳青年一起,悼念偉人,紀念改革開放,朗誦《青春獻辭》:大鵬展翅,蓮花呈祥;緬懷鄧公,山高水長......

山高水長是今日的深圳,仰望眼前的鄧公鑄像巋然不動。我想到他生前「最後的心願」,是爭取活到中國收回香港之後,到自己的香港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

可惜事與願違,1997年2月19日,距離香港回歸不足半年,以「一國兩制」促成回歸的鄧公撒手塵寰,未能踏上他親手收回的神聖領土。

但撒手塵寰的鄧公並沒有離深圳人而去!因為「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不失其所的改革開放促成今日深圳的繁榮,也把鄧公留在千家萬戶每一個人的心裡。

不信請看每年的鄧小平生日及深圳建城紀念日,總有大批深圳人到蓮花山來探望鄧公,這不就是他「死而不亡」的最佳憑證嗎?

撒手塵寰的鄧公也沒有離香港人而去!大家請看那昂藏十米的鄧公銅像,穩穩地站在深圳中軸線的最北點,中軸線的最南端與香港相接,鄧公用堅定的眼神遠眺他魂牽夢縈的香江,連繫兩者的深圳中軸線,正是中國香港血緣的憑據。

不失其所的改革開放非常成功,它不僅釋放了中國人民的生產力,也把各地最有鬥心的青年聚集在深圳,迸發出前所未見的創造力。繼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工業繁盛後,深圳又成功轉型創新科技,及至2017年的GDP已高達2.24萬億元人民幣,一舉超越香港與廣州,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龍頭。

新時代,既要把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地建設好,也要把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的香港建設好。面對當年的小弟迎頭趕過,香港人應如何自處?在中國崛起、走出去並引領世界的大洪流裡,未來大灣區的核心城市又將誰執牛耳?

仰望眼前的鄧公肖像,我確認奠定性的一點還在前文所講:自勝者強。香港真正的挑戰不是來自深圳,也不是來自廣州,而在於香港人自己能否克服粵港融合的心魔,重拾父輩們的獅子山下精神,再演昔日「亞洲四小龍」的經濟奇跡。

而此刻來自香港的150名青年人,就在蓮花山上繼續宣讀《青春獻辭》:歷經風雨來時路,滿懷豪情赴天涯。融入中國夢,青春再出發!

豪情萬里,迴盪在港深雙城的空中......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