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貧窮帶來的遠不止痛苦、掙扎與迷茫。儘管它狹窄了我的視野,刺傷了我的自尊,甚至間接帶走了至親的生命,但我仍想說,謝謝你,貧窮。」近日,以707分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的河北女生王心儀的一篇關於自己、關於貧窮、關於希望的文章引發了網友的強烈反響。姥姥患癌去世、家庭經濟困難,面對同學對衣着的嘲笑,上學路上的艱難,王心儀通通化為了兩個字--「感謝」。■《中國青年報》
因家境貧困,高考結束後,經老師介紹,王心儀在河北保定一家輔導機構做輔導員。得知北大的錄取通知書寄到家門口時,她正隻身一人在異地打工,她興奮地要媽媽裡裡外外把錄取通知書拍個遍。收到媽媽發來的照片後,王心儀當晚激動到失眠。雖然高中學的理科,基於對文學的喜愛,王心儀在填報志願的時候選擇了北大中文系,這讓周圍很多人不解,但是她說,追隨自己喜歡的事情太重要了!
名列前茅 興趣廣泛
王心儀出生在河北棗強縣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媽媽體弱多病,常年在家照顧患有重病、生活不能自理的姥爺。家中有兩個弟弟,大弟弟即將升入高三,小弟弟還沒有上小學。一家六口全靠家中的五畝地和爸爸外出做零活補貼家用。儘管家境貧困,但絲毫沒有影響樂觀積極的她,小學、初中、高中在班裡一直都名列前茅。各種獎狀、證書貼滿了牆壁。王心儀的班主任張秀英曾這樣評價她:「她,樂觀開朗,視野開闊,格局很大,絕對不是傳統意義上只知道學習的學生。」她平時愛好畫畫、唱歌、演講,而且經常會關注時事政治、閱讀外文書籍。
從小學開始,王心儀就主動幫爸爸媽媽承擔家務,經常會下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農活,稚嫩的肩膀過早地幫父母一起扛起家庭的重擔。媽媽身體不好,經常喝中藥。每次媽媽不舒服的時候,王心儀就會無微不至地照顧她,並承擔起媽媽所有的家務。
王心儀的媽媽說,王心儀每個月在學校花的生活費是平常孩子的一半,每次買飯就買一些大白菜,捨不得吃點葷菜。王心儀和弟弟高中期間一直在領貧困生的補助,曾有愛心人士表示要資助王心儀姐弟倆,被媽媽婉言謝絕。王心儀的媽媽從小便教育她要好好努力,將來有能力一定要多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回報國家和社會。
此前,王心儀發表了一篇關於自己、關於貧窮、關於希望的文章,平實而充滿力量的文字感動了許許多多的網友。很多人都說從王心儀的臉上看到的都是陽光,彷彿她所經歷的都是晴天,看不到任何陰霾。其實她自立自強,陽光樂觀的精神,正是其父母的折射。一路走來,王心儀了解前路的艱辛,依然熱愛生活,因為頑強而生氣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