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歷史與空間】探訪「三坊七巷」

2018-08-28
■冰心和林覺民故居。 作者提供■冰心和林覺民故居。 作者提供

馬 佳

今年是七歲兒子的第一個暑假。雖然赤日炎炎,我還是帶他外出旅行,讓他從小養成「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意識。去哪裡呢?恰好見報上有則新聞,說福州正舉辦「宜夏.榕城文化藝術季《捌月.卿卿如晤》民謠音樂節」,久聞福州「三坊七巷」非常有名,當即決定就去福州。

早上9點從鄭州坐上高鐵,下午4點多就到福州,1,400多公里只用六七個鐘點,既快又舒適。孩子很高興,一路問這問那,表現出極高的興趣。走出福州高鐵站,迎面大廣告牌赫然標明:《捌月.卿卿如晤》民謠音樂會就在三坊七巷的「光祿吟台」舉行!真是太巧了,我們就「打的」直奔「光祿吟台」,夕陽下順茪H流很快找到光祿吟台,它俗稱「玉尺山」,是宋代法祥院遺址,因宋朝光祿卿、福州太守程師孟常來此賞玩,清代林則徐和同光派領袖陳衍、鄭孝胥、林紓等人常在此聚會作詩,得名「光祿吟台」。

這裡花木b蘢,有亭台樓閣和池水小橋,風景極美。民謠樂手們正在舞台上盡情演奏《小半》、《上下杭》、《南山南》等樂曲,台下擠滿遊客和市民。雖然閩地語言似懂非懂,樂手演繹的充滿青春激情的優美旋律,還是讓我覺得耳目一新,兒子也瞪大眼睛看得出神。當晚,我們在一家小館子吃了福建有名的莆田滷麵和桂花茶,在街上蹓躂一圈,便早早去旅館休息,期待明天好好拜訪嚮往已久的「三坊七巷」。

翌日一早,我倆就起床,匆匆用罷早餐,就走向「三坊七巷」。繞過福州著名的商業中心東街口和西湖公園,不遠就見一片老式建築,那便是三坊七巷了。這個歷史文化街區是福州一張名片,在大批現代化建築中尤顯得古色古香。街口豎有一個石碑,上書「三坊七巷係國家5A級旅遊區,是福州老城區拆遷建設後僅存的一部分,為福州歷史之源、文化之根」云云。我們走進去,周圍全是黑牆黛瓦的明清古建築,裡面街坊交錯、巷弄縱橫,石板路、黑磚牆,我和孩子邊走邊數,真的是三個街坊、七條弄堂耶!

正好有導遊在給一支港澳旅行團做介紹,我倆也趨前聆聽。導遊用普通話說:三坊七巷在晉、唐時期就已形成,是當時貴族和士大夫聚居地,到清代和民國更趨鼎盛,至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了。目前該區域尚存歷史民居270座,160處被列入保護建築,總面積有40公頃,約600畝。保存如此完整的歷史文化街區在全國也不多見,故有「中國城市活化石」和「明清建築博物館」之譽。三坊七巷古建築群先被國務院定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6月又榮膺「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美譽。

我們跟荇行團轉悠,先後途徑文儒坊、光祿坊和衣錦坊「三坊」,塔巷、黃巷、宮巷、楊橋巷、安民巷、郎官巷、 吉庇巷等「七巷」。參觀得知,三坊七巷曾住過林則徐、左宗棠、嚴復、林紓、陳寶琛、林覺民、林旭、郁達夫、冰心、鄧拓等等對中國近現代有過重大影響的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名人,他們在虎門銷煙、洋務運動、戊戌變法、五四運動、一二九運動和盧溝橋事變等重大歷史事件中產生過舉足輕重的關鍵性作用,至今仍是福州和閩省的驕傲!

我們來到楊橋巷與南後街交匯處一個院落,這裡是冰心故居。我對「世紀老人」謝婉瑩--女作家、女詩人冰心一向傾慕有加,從小就讀過她的《寄小讀者》、《往事》、《繁星 春水》、《超人》等作品。她的文字充滿對母愛和童真的讚美、對大自然的嚮往。冰心故居是一座坐西向東的三進院落,周圍有風火牆,兩院之間有長廊,兩邊翠竹掩映。大廳兩旁各有廂房。導遊說,這所院落最早是辛亥革命義士林覺民故居,林覺民犧牲後,其父為逃避清兵追殺率家人離開,被冰心的父親--曾任北洋政府海軍次長和民國參謀官的謝葆璋買下。林覺民的侄女、大建築師梁思成之妻林徽因小姐也曾在此居住。

想不到一個遠離鬧市的深宅大院,居然棲居過三位名人,可見三坊七巷真不簡單!站在冰心故居,我想起冰心在她《我的故鄉》中對故居的描寫:「記得我11歲那年從山東煙台回到福州,我們家住在『福州城內南後街楊橋巷口萬興桶石店後』。這個住址現在我還非常熟悉和親切,因為自從我學會寫字起,父母就時常督促我給祖父寫信,信封也要我自己寫。這所房子很大,住荍畯怳j家庭四房人......」

我們還來到「三坊」中第二坊「文儒坊」,據說這個名稱在宋代就有了。想想也是,「文儒坊」三字,的確夠文氣、夠儒雅了!據《榕城考古略》記載,文儒坊「初名儒林,以宋祭酒鄭穆居此,改今名」。導遊說:宋代任國子監祭酒的鄭穆,是國家最高學府的首長,為從三品。明代抗倭名將張經、清代福建提督兼台灣總兵甘國寶也曾居住於此。最有名當屬清末大文人陳衍(1856-1937)了!陳衍曾任清朝學部主事、京師大學堂教習,民國時曾在各大學教授,編修過《福建通志》,是一位有骨氣的愛國文人。1895年他與林紓等人聯名上書清廷,堅決反對割讓遼東半島和台灣;1898年他作《戊戌變法榷議》十條,力挺維新變法。

最難忘的是探望民族英雄林則徐故居了!林則徐故居即林則徐祠堂,現稱林則徐紀念館,位於三坊七巷邊上的澳門路上。古樸的石拱門兩邊,鐫刻「中興宗袞」和「左海偉人」八字。孩子讀了半天,不認識這個「袞」字,問我是什麼意思?我說,「袞」字念「滾」,是說林則徐是肩負國家復興的大功臣,也是他們家族中的驕傲。孩子似懂非懂,我說長大後你就懂了!祠門外牆上鐫刻虎門禁煙的浮雕,門前高懸「林文忠公祠」五個大字。走進大門,兩側迴廊立有20多面執事牌,院裡有個御碑亭,內有光緒三十一年立的「聖旨」和「御制碑文」等青石碑。再往裡走是樹德堂,室內塑有林則徐坐像,栩栩如生、一臉正氣,令人肅然起敬。樹德堂外有南北花廳、林家人讀書的曲尺樓,樓外是花木掩映的假山、魚池,堪稱地道的閩式古典園林建築。

我牽茖鄐l的小手,仔細閱覽林則徐生平介紹和他的珍貴手跡,得知他不僅是一位抗英銷煙、救國救民的民族英雄,還是指揮救災、興修水利和「中國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走出林則徐故居,我心中默念他的名言:「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 孩子也跟荍琱j聲唸起來......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