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要聞 > 正文

大館第四座研混合式復修

2018-09-05
■建議設計的構想圖。■建議設計的構想圖。

馬會倡重建調適二合一 免被質疑「假古蹟」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費小燁)前中區警署建築群(大館)經馬會活化後,已於今年5月正式向公眾開放。不過,前年5月發生外牆倒塌的已婚督察宿舍(第四座)至今仍然圍封。馬會向古物諮詢委員會提交的文件指出,經評估及考慮後,建議使用鋼鐵與鋼筋混凝土鞏固現存部分的結構,讓公眾能夠安全使用復修後的建築物,並透過中式瓦頂將從現存部分延伸至新建部分,以便清晰展現新舊結構為同一棟建築,亦可避免因複製倒塌部分而被視為「假古蹟」的情況。古諮會將於明日(周四)開會討論復修方案。

前中區警署建築群由三組法定古蹟組成(即前中區警署、中央裁判司署和域多利監獄),當中共有16座歷史建築,第四座是其中之一。

針對第四座於前年發生外牆倒塌事件,馬會於同年9月列出了8個初步復修方案,並按工程可行性、文物價值及關聯價值評估後,將重建、調適及保存3個方案呈交區議會討論。

在去年9月的古諮會會議上,部分委員支持重建方案,主要是基於建築物修復後與原貌相近。部分委員則調適方案,主要是可為第四座的結構帶來更大彈性;保存的方案則認為並不可取。

鋼筋水泥可鞏固現存結構

馬會最新提交古諮會的文件指出,其項目團隊在結構安全為大前提下,再根據可能的未來用途、對社區的潛在裨益及與建築群的視覺兼容性進一步研究後,認為重建及調適方案各有優缺點,故建議採取一個混合兩者的方案。

馬會建議的方案是移除第四座約8%現存部分,以便提升建造安全和提供矩形間隔,再使用鋼鐵與鋼筋混凝土鞏固現存部分的結構及運用現代建築元素重建倒塌部分,以避免使用現代物料重建會引起復修後被指是「假古蹟」的質疑。

為確保持第四座現存部分與新建部分盡最大程度兼容,建築物所在的平台將保持不變。中式瓦頂將從現存部分延伸至新建部分,以便清晰展現新舊結構為同一棟建築。新建部分的門窗將沿用現存部分門窗的分佈格局。

新建部分將與現存部分採用相似的建築物料,同樣為砌磚外牆。馬會指出,在部分倒塌事件後暫時拆除及存放的裝飾性金屬陽台是第四座一個關鍵特徵,因此建議重新安裝該兩個陽台,並會鞏固其結構以確保安全。而面向檢閱廣場、多年前遭到破壞的二樓陽台,將使用新物料進行重建。

訪客中心擬遷至第四座

馬會並指,位處要地的第四座是舉辦公眾活動的理想地點,建議復修後將「大館」的訪客中心及「探索大館故事」歷史故事空間由營房大樓現址遷往第四座新建部分的底層;新建部分的一樓與二樓將用作展覽空間、文化和公眾用途,方便社區參與;現存部分的一樓和二樓則用作該些展覽和表演場地的後勤支援空間。

馬會認為該方案有助鞏固建築物結構,提供重新配置的靈活性,使位於建築群顯著位置的第四座能夠提供中等規模、配合建築群的文化氣氛、適合公共活動的場地,讓廣大受眾得益,同時已獲藝術、文物及文化界支持,能讓更多團體與受眾得益。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