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中文星級學堂 > 正文

【映雪囊螢】還原語境 免生歧義

2018-09-26

我們說話,或是寫文章時,碰上有些句子語義不清,惹人誤解,便算是「歧義」了。歧義的語句容易引起誤解,阻礙、限制我們的正常交際,本文會以中文為例,談談歧義。

歧義的分類,大致有「語音歧義」、「詞匯歧義 」和「語法歧義」。

先說「語音歧義」。假如我說:「這個人好說話。 」這句話不易理解。在這個例句中, 「好」如果讀作第二聲(粵語,下同)的話,表明這個人好商量,不刁難人;如果讀作第三聲的話,表明那個人喜歡說話,一直說個不停。漢語中有很多詞都有多個讀音,不同的讀音對應不同的意義,混淆讀音就易產生語音歧義。

至於「詞匯歧義」,則是指由於對句子中某一詞語的意義有不同的理解而產生的歧義。這種現象在漢語中尤其常見,因為漢語中語素或詞很多為多義。

例如:「他已經走了。」 「走」可以有兩種理解。一個是指「離開此處」, 另外一個是「去世」,因為漢語中「走 」可以作為「去世」的委婉說法來使用。

在這種情況下,會產生詞匯歧義。又例如:「這兒的人多半是大學生。」 這例中的「多半」既可以理解為「超過一半」,說明數量;又可以理解為「大概、也許」,表示推測。在這種情況下選用同音異義詞易產生歧義。

有時兼類詞也會引起歧義 。例如:「抽屜沒有鎖。」這裡的「鎖」既可以指實體的鎖,也可以指動作「上鎖」。 一個詞兼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詞性,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難以確定是哪種詞性,就會產生歧義。

再談「語法歧義」,句子的結構關係也可以產生歧義。 例如:「這張照片裡是小明和小剛的爸爸。 」這個例句可以劃分成不同的結構關係。一種是「小明和小剛的爸爸」;一種是「小明」和「小剛的爸爸」。不同的結構關係表達不同的含義,因此會引起歧義。

用歧義創造幽默

但是,有時在言語中巧妙地利用歧義,無論是語音歧義、詞匯歧義還是語法歧義,都可以具有含蓄、凝練、曲折、生動的表達效果,能使聽者感到饒有風趣,餘味無窮,因此用歧義創造幽默效果尤其常見。例如古代《笑林》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有個小夥子是睜眼瞎(不識字),跟人打官司,他自稱是瞎子。審判官問道:「你一雙明亮的青白眼,怎麼說是瞎子?」小夥子回答說:「老爺看小人是青白眼,小人看老爺是糊塗的。」這兩句話的本意是:「你看我看得清,我看你看不清。」但是,也可以這樣理解:「你看,我是清白的;我看,你是糊塗的。」這個故事正是利用了歧義,達到了絕妙的諷刺效果。

此外,在相聲、評書、謎語等我國傳統文化形式中,歧義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要消除歧義,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句子放回語境中理解。例如「我今天要做手術。」這句話在不同場景、由不同人物說出,意思便不同。

如果是一位醫生說這句話,那他就是要給病人實施手術;如果是一位病人說這句話,那他就是要接受手術。只要把說話的語境還原,便不再有歧義了。■迪尼路 現職中學教師

gglit@hotmail.com

星期三見報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