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忠平 鳳凰衛視評論員
美國國務院在9月20日宣佈,由於解放軍從俄羅斯採購了蘇-35戰鬥機和S-400防空導彈等武器裝備,對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及其負責人進行制裁。在中美貿易戰升級的關頭,美國政府的這一魯莽決定,着實讓全世界為之震驚和矚目。
制裁解放軍的所謂依據是美國2017年通過的《通過制裁應對美國對手法案》。表面上看這個對手是俄羅斯,但實質上也把中國作為對手了。這一點不奇怪,美國《國安報告》和國防部報告中早就把中國和俄羅斯作為頭號戰略對手,買賣武器裝備就是個借口罷了。
美國此舉對中國從事國際軍貿的影響有限,畢竟國際貿易不一定以美元作為唯一結算貨幣,同時,懾於美國的《考克斯報告》和《沃爾夫法案》等,美國早就與解放軍「絕緣」了軍事技術合作,也就談不上與美國軍工企業合作的可能。但美國會進一步以美國國內法施壓歐盟等國凍結與解放軍裝備部門的合作,同時也會要求中國和俄羅斯的傳統軍貿國家減少與這兩個國家的軍貿合作,否則將會面臨美國的制裁。這就是典型的「長臂管轄」,要把美國的絕對意志強加給自己的對手國家,畢竟對手的好朋友和貿易夥伴也是美國的對手,這就是美國的霸權思維。作為美國而言,「長臂管轄」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成為美國干涉其他國家內政最得力的工具。說白了,美國的霸權不僅體現在經濟霸權和軍事霸權,更在制度霸權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動輒對其他國家訴諸於制裁的「長臂管轄」就是其制度霸權的典型代表。
美國制裁俄羅斯的同時,又「隔山打牛」制裁解放軍裝備部門,原因是多方面的考量。
首先,要緩解特朗普在國內「通俄門」帶來的個人不利影響,同時也希望能助力即將到來的國會中期選舉,同時制裁中國和俄羅斯就是要顯示自己對這兩個對手國家的強硬立場,自己絕沒有「通俄」嫌疑。此外,在中美貿易摩擦越演越烈之際,加大制裁力度並覆蓋解放軍的核心部門,更彰顯在與中國的全面博弈中勢在必得。
其次,特朗普政府及國會不希望看到中俄兩個巨大的對手國家緊密走到一起,以制裁手段來嚴厲警告中國不要過度與俄羅斯「交好」。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讓美國朝野上下極為不滿,尤其是中國和俄羅斯在軍事交流和軍事技術合作等領域的關係日益密切。近期的「東方-2018」聯合軍演,中俄已經從戰術合作層面走向了戰略合作層級,加之中俄兩軍不斷在防空反導、海上聯合、反恐維和等各個領域強化合作,讓美國深刻感覺到自己的全球戰略利益受到極大的挑戰。此外,中俄已經強化在航空、航天、核能等各個領域的全面合作,這也讓美國擔心中俄兩軍的實力大增。
第三,特朗普本人就是極佳的軍火推銷商,他利用各種政治外交手段打壓中國和俄羅斯武器裝備的現實和潛在市場,就是特朗普急功近利的現實考慮。美國對外銷售武器裝備普遍「政治化」,誰是美國的盟友、準盟友,才有資格購買美國的武器裝備,哪怕是二手武器也是如此。不否認,美國制裁對手武器的採購方是一招狠棋,採購方必須承擔來自美國的政治、外交、經濟等各類風險和阻撓。
美國對解放軍裝備部門的制裁影響十分有限,同時,針對美國的無禮舉措,中國已經採取了有力的反制措施,包括終止了中美軍方高層的交流,強調繼續強化與俄羅斯在各領域的正常合作關係。但美國要深刻認識到一點,中美之間正常的軍事合作與交流有助於彼此建立互信,減少誤判,維護地區乃至全球的和平與穩定,畢竟中美兩個大國「合則兩利、鬥則兩傷」,全面對抗沒有贏家。只有坐下來談,放棄全面遏制的慣性思維和「傲慢與偏見」霸權思想才是中美合作的唯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