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歷史與空間:林爾嘉與「待晴亭」

2018-10-20
■廬山五老峰待晴亭。 作者提供■廬山五老峰待晴亭。 作者提供

■ 肖 薊

林爾嘉(1875-1951),字菽莊,福建龍溪人。生長在商紳家庭的林爾嘉,自幼聰敏好學,懷有經世之志。及長,家財萬貫,樂善好施。1924年,林爾嘉因病赴瑞士等國療養,並遊歷歐亞各國。1931年,回國後定居鼓浪嶼;1937年,林爾嘉從廬山去了香港;抗戰勝利後,從香港去了台灣。曾先後鉅款捐助廈門、漳州師範、華僑女校、同文書院、香港大學等,是民國年間在閩台兩地負有聲望的人物之一。林爾嘉熱心做好事善事,在江西廬山五老峰上,至今還能看到他當年做好事的縮影。

五老峰,位於廬山風景區東南部邊緣。五座山峰若即若離、連成一體,似五位氣定神閒的老人席地而坐,安享湖光山色、祝福國泰民安。青年時代,我在廬山服役期間,就曾攀登過五老峰。今年立秋的這天上午,我從牯嶺出發,乘蚖L腳尚健,再登一次五老峰。主要目的是去欣賞待晴亭、懷想林爾嘉。在唐代大詩人李白眼裡宛如「青天削出金芙蓉」的五老峰,每座山峰各具特色、各有韻味。其中,二峰之巔那座四柱支撐、邊長約三米的石構方亭,成為五老峰上最具傳奇性、最有吸引力的景觀。它,就是林爾嘉捐建的待晴亭。

廬山雲霧,變幻莫測。葉劍英元帥生前有詩曰:「廬山雲霧弄陰晴」。夏日廬山,往往是上午九時前後,天氣放晴,之後因鄱陽湖水氣蒸發,導致雲遮霧繞,甚至翻雲覆雨。這天,我來得早,登至二峰,不到九點,陽光普照,我從容拍了幾張待晴亭照片後,站在亭子一側,請北京來的遊客--賀姓大校--幫我拍了兩張留影。之後,放膽移至崖沿,舉目向南俯瞰,星子(今廬山市)隱約可見,我舉起手機,尚未拍夠,濃霧驟起,亂雲飛渡,把剛才還清晰可見的景色,毫不留情地遮蓋住了,眼前惟餘一片白茫茫......

廬山五老峰,風景絕勝地。因山峰絕壁千仞,陡不可攀,奇巒秀色,馳譽天下,山水相連,氣象萬千,為廬山最雄偉奇險之勝景。李白對它備加讚賞:「予行天下,所遊覽山水甚富,俊偉詭特,鮮有能過之者,真天下之壯觀也。」自從李白那首《登廬山五老峰》問世後,五老峰聲名遠揚,從古到今,無數名人雅士紛至沓來,並留下了許多讚美的詩文,成為廬山寶貴的文化遺存。

五老峰離牯嶺街少說十多公里,從山下到山上,還需沿茪s道奮力攀登。即便體力好、速度快的遊客,到二峰也得三四十分鐘。在這樣的荒山野嶺上修建亭子,所有建材,要從山下肩扛手提,螞蟻搬家一般往山上運送,就連攪拌水泥的用水,也得從山下往上挑。在這樣的地方修建一座亭子,成本之高,可想而知。林爾嘉先生,一個福建人,為什麼、怎麼會突發奇想、慷慨解囊,在這裡建亭呢?

原來,林爾嘉與一個當年在廈門工作的美國人--羅伊.奧爾古德相識,兩人十分投緣,而且結為好友。後來,羅伊.奧爾古德應聘去了廬山,擔任牯嶺美國學校校長,熱情邀請林爾嘉前來廬山旅遊。1932年,林爾嘉來到廬山後,因景仰李白謳歌五老峰的名篇,想親臨前去探究一番,便邀約羅伊.奧爾古德先生同登五老峰。一天清晨,他們從牯嶺出發,翻過巍巍大月山,再沿荓T嶇山道攀上峰頂,剛才還是雲霧繚繞,轉眼卻是晴空萬里。近觀山峰壁立千仞,白雲朵朵,霧氣騰騰;遠望山下鄱湖如鏡,白帆點點,波光粼粼。詩人林爾嘉,觸景生情,詩興大發。不成想,就在他們遊興正濃時,天氣驟變,烏雲密佈。沒等他們反應過來,暴雨劈頭蓋腦、傾盆而下。因為五老峰上,沒有建築物,無處可躲雨,二人被大雨淋得渾身濕透,山風吹來,寒氣襲人。回家之後,林爾嘉大病一場。

病床上的林爾嘉,總想茪@個問題:如此風景絕勝之地,天氣這般變化無常,來此旅遊的人們,常會遭暴雨襲擊而生病傷身。為使後來人不再遭受同樣的痛苦,林爾嘉決定個人出資,在二峰之上建一座亭子。曾任廈門保商局總辦兼商務總會總理的林爾嘉,民國期間曾被選為國會議員,擔任過福建省華僑總會總裁等職,後連任鼓浪嶼公共租界工總局華方董事長達14年,是民國年間在閩台兩地負有聲望的實業家之一。熱心辦好事善事的林爾嘉很清楚,在五老峰上建亭子,山高路陡,困難不小;造價昂貴,費用不菲。可是,他言必行,行必果。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1933年,亭子建成了,林爾嘉給它取名「待晴亭」。亭子雖然不大,卻是五老峰上唯一的建築物。四根粗大的石柱,被石匠雕琢得粗獷而富有野趣,與精緻的亭子之頂相映成趣。現代著名歷史學、方志學家吳宗慈為之書寫「待晴亭」匾額,林爾嘉在廬山的好友,紛紛前來祝賀,還有人為之吟詩唱和。一時間,在牯嶺傳為佳話。後來,羅伊.奧爾古德特地撰寫了《公告》。

那天,我在待晴亭右前方幾米處,發現一塊斜臥的山石上,並排刻茠L爾嘉的兩首詩:「五老為鄰豈偶然,登臨覽勝自年年,孤亭無恙平台好,別有懸崖小洞天。」「杖藜幾度拂煙蘿,今日重來眷屬多,不盡峰頭懷古意,詩題白鶴記東坡。」緊鄰詩刻處,有一方順荇p頂岩石斜面而雕的英文摩崖石刻。據悉,這是廬山唯一的英文石刻。全文大意是:「1933年夏天,我的一位來自中國福建龍溪的好朋友、詩人和慈善家林爾嘉先生,首次流覽獅子峰(即今五老峰),由於沒有任何能避風雨之處,結果他遭遇大雨侵襲而染疾病。為避免別的遊客再遭受這種不愉快的經歷,也為遊客能方便、愉快地流覽獅子峰,他建了這個公共方亭,同時它也是該山頂上的一個瞭望建築。此外,距此山頂不遠還有一個山洞,可以躲避風雨。」落款:「牯嶺美國學校校長:羅伊.奧爾古德(ROY ALGOOD)1935」。「一個山洞」,即林爾嘉當年在二峰與三峰接壤處開闢的「五老洞」,洞內可容納數十人避風躲雨。

林爾嘉,既有慈善心,更有愛國情。1937年7月,全面抗戰爆發。正在廬山避暑的林爾嘉,在《七月七日倭寇侵犯蘆溝橋感賦》中寫道:「臥薪日已久,民若不聊生;背城拚一戰,不為城下盟。匹夫知有責,舉國欲皆兵。愧我桑愉景,未能事遠征。......黃龍待痛飲,嘯侶歌太平。」字裡行間,流露出他對祖國的耿耿忠心。實業救國、為民服務的林爾嘉,不僅主張堅決抵禦日寇的侵犯,「不為城下盟」,而且滿懷抗戰必勝的信念,期待荂u黃龍待痛飲,嘯侶歌太平」這一天的到來。是年,林爾嘉從廬山去了香港,抗戰勝利後去了台灣定居。

如果說,在家鄉做好事、善事,是報效父老鄉親題中應有之義,那麼,把好事做到千里之外的異地他鄉,就非同尋常、難能可貴了。1994年,廬山人民為了紀念林爾嘉,特意在原地重修一座待晴亭。原中共江西省委書記白棟材,欣然揮毫題寫了「待晴亭」匾額。「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如今,林爾嘉已漸行漸遠了。但他當年修建待晴亭折射出的「為他人虓Q」精神,已化成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產,必將被廬山五老峰默默記載、久久流傳。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