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 絲
曾聽人說起,他近期閱讀了大量的書籍,平均起來,達到每日三本的程度,話語中頗有自得之意。雖然閱讀並無統一的模式,各人自有其法,但一些道理也還是有章可循的。如果是為了著述,需要翻檢大量的資料,這樣的閱讀頻率自然是必須的。但若是想從書中尋出一條求知的路,滿足自己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這樣的讀書法就不是「正路」了。
讀書是否獲益,並不是以書的數量為標準,而是要看質量。人的一生,時間和精力終究有限,不可能把所有的書都遍覽盡閱,所以首要之務是學會舉要刪蕪--哪些書是可以涉獵瀏覽、大略看看的,哪些書又是必須細讀、可品咂玩味的。一個人在閱讀時,總會遇到特別對自己脾胃、讀了感覺無比暢快的書,中間會有一個人和書心照神交的契合過程,邊讀邊思考,思完了又讀,互動愈為頻繁,見解也就愈深,所得也愈多。如果只是潦草翻翻,只觀皮毛外象,而不明內裡底蘊,就會與知識擦肩而過,到頭來腦子裡只存有一堆的零散材料,猶如氾濫無歸的小溪,匯集不成江河,也就不具備有駕馭運用知識的能力。
所以讀書不能一味貪多求快,遇到適合自己的好書,是需要靜下心來慢讀的,如此可以排除主觀情緒的干擾,抑制以自我為中心的觀念膨脹,減少盲目的衝撞,從而使心靈更好地與書中內容相契合。朱熹曾把讀書貪多求快比喻作是餓漢入席,看見滿桌的菜餚,不加選擇就據案大嚼,到頭來食而不知其味。又像是吃果子,一上來就把果子劈頭咬開,還未嚐到好處,便已大口吞落下肚,即使吃完了也是一無所知。反之,若是細細品嚐,把果子嚼爛,滋味自然出來,也就知道果子究竟是甜是苦。人在閱讀時,心靈的選擇和重構是至關重要的,細讀慢品,方能與書籍相悅以解。
有一個很著名的例子。愛因斯坦一生以特立獨行、不隨流俗而著稱,他的閱讀方法也是獨出心裁。他的時間寶貴,讀書無法每字盡覽,所以他是先看書的緒論或後記,以及他人對書的介紹評述等總述性的文字,了解書的內容要點、體系結構、寫作宗旨,由此判斷該書是否值得一讀。接下來他再瀏覽目錄,略讀正文。而且,他把注意力主要放在書中標題加有畫線,或者字體加粗,抑或加有標點等特殊標記的句段上面,專讀這一部分的文字,因為這往往就是書中的樞要所在。
經過一系列的驗證,確認可讀之後,愛因斯坦再回過頭來把書細讀一遍,並隨之思考,弄清楚各種內在的聯繫,使書中內容在頭腦中條理化和系統化。這樣也就把一本書的精要神髓,真正地收納入心。愛因斯坦的讀書法,也就是好書慢讀的方式。慢讀加以深思,可謂是古今中外都顛撲不破的讀書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