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歷史與空間:「海絲古鎮」茶陽訪古

2018-10-13
■「蜈蚣形」民居敬愛堂。 作者提供■「蜈蚣形」民居敬愛堂。 作者提供

■ 胡賽標

當我站在「海絲」古鎮--廣東大埔茶陽的城牆邊上,撫摸茷p重的褐黃磚牆,思緒穿越千年時空。沒人知道我內心深處的波瀾漣漪。

滄桑的牆磚字跡漫漶,宛如寂寞的時光老人,默默地凝視我,任何言說都顯多餘。問是什麼字?陪同我的吳建華、王紹滬老師指蚍瓟k的刻字,喃喃念道:「戀州鄉泥水匠頭饒之美城牆至此。」此刻,我真想擁抱這被泥土掩埋了一半的粗礪而溫暖的城磚,猶如擁抱失散的紅塵與前世的親人。我的眼眶有些潮熱......

千年古鎮茶陽,地處粵閩邊壤,被客家母親河汀江與小靖河、漳河縈繞,舟楫如織,商賈雲集,自古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碼頭。著名實業家、張裕葡萄酒創始人張弼士、世界萬金油大王胡文虎的父親胡子欽、藝術大師胡一川等眾多客家先賢,都是在茶陽碼頭登船,走向印尼、馬來西亞、緬甸等東南亞國家。

小時候,我就對茶陽古鎮充滿美好神往。家鄉中川村前後有二百個「挑婦」,挑荅饈、大米、海產品往返於下洋與茶陽間的崎嶇山路......那年,我還沒出生,伯母帶荌顝j,跟隨水客去緬甸與大伯團聚,從此再也沒回家鄉。我想像不出伯母的音容笑貌。母親說:「你伯母是大埔大麻人,她去緬甸到茶陽坐船前,還在茶陽街買了你大哥的滿月衣帽捎回來......」啊,伯母的形象一下在我腦海中跳了出來。結婚後,妻子回娘家,帶我在茶陽古街轉悠,印象中除了大埔中學門口矗立的父子進士牌坊打眼外,似乎並沒有特別厚重的景致與韻味。

其實,我錯了。茶陽就是一個望去外表質樸的客家老鄉,外地人是很難讀懂它深藏不露的性格與神韻的。茶陽的風華情致,散落於一條條古街、一排排古碑、一座座古屋、一個個古廟、一棵棵古樹裡,流動在家族的故事與血脈裡。

茶陽古街保留了明清時期「粵東第一騎樓群」的建築風格,逶迤曲折,叉巷縱橫,婉轉動人。它似八卦,如迷宮,走茖拷荂A盡頭一轉,突然閃出另一古街來,讓人不辨西東。我揣測它是古代風水師的傑作,具有東方園林曲徑通幽的韻致。狹窄的街道,櫛比的店舖,磚混的建材,圓方的廊柱,弧形的拱門,方正的窗戶,突兀的陽台,融合中西建築藝術的長廊迎面撲來......最典型的是馬來西亞華僑何旋美所建的「旋廬」,拱門圓柱,雕刻精美,石框門楣之上簡化了「門當戶對」,卻鑄上八卦太極圖,四隻燒香爐;紅色門木,安裝乳釘門鐺,寓意多子多福;門廊上方懸掛二隻大紅燈籠。其實,即使沒有紅燈籠,細微的乳釘門鐺,也流露了濃郁的中原古風的味道。

關岳廟是鑲嵌茶陽古鎮的一顆珍珠。但凡了解一個地方民眾的精神信仰,古廟古寺是必定要去的。客家地區觀音寺、天后宮、關帝廟較普遍,但將岳飛與關羽一起合虓q奉,我還是第一次看到,內心悸動,驚喜。可見,茶陽人精神向度的寬厚包容,是客家泛神論的見證。「義氣貫乾坤,精忠沖日月」,關岳廟建於明代萬曆年間,小巧古樸,神龕外懸掛茠鷚挼鷛蛂B美輪美奐的華蓋,又恍如一個小戲台。白臉的岳飛與紅臉的關羽,穿越時空,彷彿在台上表演忠義的人生戲劇......

躑躅大埔中學前的「父子進士」石牌坊群,茶陽文化的厚重震撼了我。這座聳峙的明代牌坊,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是饒氏族人為紀念茶陽的「父子進士」、中書舍人饒相與饒與齡父子而興建的。牌坊高達三層,以生鐵鑄基,以花崗石構砌。整座石雕層疊錯落,巍峨赫赫,底下蟠龍翥鳳,栩栩如生;中層匾額陰刻「父子進士」,配以博冠峨帶的文人雅士、吉祥喜慶的麒麟白鶴,或吟詩誦書,或蹙眉凝思,或展翅欲飛,或藤蕊葳蕤,惟妙惟肖,空靈飄逸。背面刻有「絲綸世美」,寓意「中書舍人世人讚美」。

我蹀躞「昆仲三翰院」的詒谷堂、迂廣公祠,走過水部書院、文獻世家、文瀾第、一斗堂,它們如散落古鎮的粒粒珍珠,圓潤而柔和。宛如讀到小說的一個小高潮,饒相的故居「冬官第」猝然讓我驚喜起來。未進冬官第,卻見門前幾十米花崗石甬道,兩旁石筆林立,褐灰斑駁,「文魁連捷進士」「恩科進士」列列刻字撲入我的眼眸。桂花樹下二隻石獅踞坐石墩上,昂首相向,神態拙樸溫順。我彷彿進入一個久違的時空隧道,感受到那種「武官下馬,文官下轎」的肅穆氣氛。門樓並不高大,黃牆黑瓦,但門聯紅底金字,赫然醒目:「家傳紫綬,世宴紅翎」。凜凜然一副官宦世家的氣派。按《周禮》,「冬官」對應六部裡的工部,顯然是指工部侍郎饒崇魁、中書舍人饒相的高貴門第了。我輕撫石獅,擁抱石筆。幾百年時光如水,消逝而去,我看不清石獅迷離的眼眸,但石獅能看清我孤獨而喜的眼神。據載,嘉靖年間,饒相被貶安徽無為州州同。遇大旱,餓殍遍野。饒相請上司開倉賑民,上司稱須奏聖上恩准。饒相恚怒,他一面代民奏請,一面「以頭為質」開倉濟民,救活三萬多人,全州歡騰,泣呼「饒青天」。離任時,數萬民眾夾道遠送,揮淚跪別,留其靴為念,還建饒相生祠紀念其德......

饒相為民請命的故事,讓我聯想到國民黨元老鄒魯的故居敬愛堂。它坐落於花窗下仁厚村,背倚樹木b蘢的蜈蚣山,遙對三峰綺麗的筆架山,是典型的「三堂二落」特色民居,被列入廣東省文保單位。它白牆黑瓦,飛簷翹角,層層疊疊,錯落有致,韻律優美,宛若一隻要飛起的蜈蚣。這種外表特別像宗祠的民居,正是梅州地區「家祠合一」的獨特文化符號,是梅州客家人崇祖尊親遺風留下的歷史痕跡。

不過,在我看來,海絲古鎮茶陽的最美風景,在於那棵首任縣令手植的「大埔第一榕」。

明嘉靖五年(1526)大埔置縣,縣治設於茶陽。江西樂平縣舉人歐淮成為首任縣令。三年後,歐淮病重,想起周朝召公「甘棠遺愛」的故事,親手植一株榕樹於縣衙門前,囑咐衙役:「爾曹勿傷殘,勤育護,以留百年之紀念,我之功過使後人知之。」是年秋,歐淮卒於任。

歐知縣政績如何,史書語焉不詳,但從其遺囑可推知:他是召公的「粉絲」,效法「甘棠樹下辦公」的知縣,自認不只辦事公正,而且親民高效!如果沒有甘棠遺愛、勤政惠民,他又豈敢植榕留念,讓後人評說自己的榮辱功過呢?難道不怕百姓睹樹思人、伐樹咒罵嗎?

五百年漠漠風塵駛過,這顆「良心榕」根虯枝碩,鬱鬱bb,亭亭如蓋矣。它是古代清官能臣人品良知的象徵,也是海絲古鎮茶陽民風民心的見證。反觀當下,那些推諉瀆職的官員,是否該來這棵古榕下睹物思人、以史為鑒呢?

人生何其短暫,不必讓他人樹碑,為自己植「良心樹」吧,給子孫造福,讓後人評說!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