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歷史與空間】《題西林壁》,得來可是費工夫

2018-10-09
■廬山最早的寺院之一--西林寺的資料圖片。 作者提供■廬山最早的寺院之一--西林寺的資料圖片。 作者提供

肖 薊

都說,「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可是,蘇軾那首婦孺皆知、極具哲理的《題西林壁》,卻費了不少的工夫。有道是,自古名山出名茶。依我看,自古名山育名篇。據不完全統計,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筆下讚譽廬山的詩詞歌賦,多達四千餘篇。它們各具特色,各領風騷。其中,影響力最大,普及率最高的,少不了《題西林壁》。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仁宗嘉祐二年(1057)進士,時年僅二十一歲,深得歐陽修賞識。蘇軾出生於一個藝術世家,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並稱「三蘇」。而三人中,數蘇軾造詣最高。蘇軾的詩詞,既豪放,又自然。在當時,廣泛共鳴;被後世,廣為傳頌。

蘇軾一生,與廬山有過四次結緣。那天,我在廬山博物館「名人與廬山」展廳中,看到一張《蘇軾四過廬山》的表格,上面顯示的內容為蘇軾四上廬山的時間、路線、活動、作品等。四次的時間分別為:神宗元豐七年(1084)四月;神宗元豐七年(1084)五月;哲宗紹聖元年(1094)七月;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四月。蘇軾對廬山情有獨鍾。徽宗建中靖國元年四月初四至十六日,蘇軾最後一次遊覽廬山。幾個月後,即,是年8月24日,這位大詩人便與世長辭了。蘇軾每次遊歷廬山,都創作有若干作品。如,《初入廬山》《過廬山下》《過圓通詩》《登廬山懷李十使君渤》等。其中,第二次上廬山,作品最多、成果最大。

在蘇軾六十五年人生中,從政約四十年。縱觀其仕途,可謂多磨難--差不多是在新舊黨爭的漩渦中凜坎起伏度過的。不過,政治的挫折並沒有削弱他旺盛的創作慾望。常言道,壞事有時可以變成好事。生性豪邁的蘇軾,歷經苦難、踏平坎坷,赤膊鍛劍、成就輝煌。歷史表明,蘇軾作為我國古代一位傑出的文學巨匠,在詩、文、書、畫等方面,都達到了時代的高峰。尤其是在詩詞創作上,成為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巍然聳立起一座全新的、燦爛的豐碑。其詩,題材廣闊,文風清新,表述豪健,獨具風格,與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黃庭堅(1045-1105),並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辛棄疾(1140-1207),同為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其散文,著述頗豐,豪放自如,與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歐陽修(1007-1072),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文人墨客,多有傲骨。蘇軾也不例外。他對政治的不同見解遭到了當權者的反對,並屢屢受到壓制。蘇軾曾在多地做官,但仕途總是不平坦,且每職任期都不長。元豐二年(1079),忠君愛國的蘇軾,遇到了生平第一禍事。當年,朝廷御史李定等人,先是故意扭曲他的詩句,繼而以諷刺新法為名大做文章,誣蘇軾「以詩文謗訕朝政」。結果,到任湖州不到三個月的蘇軾,就因「文字譭謗君相」的莫須有罪名而入獄,史稱「烏台詩案」。蘇軾坐牢長達103天,其間幾次瀕臨被砍頭的境地。所幸北宋時期在太祖趙匡胤年間即定下不殺士大夫的國策,蘇軾才算逢凶化吉、躲過一劫。出獄以後,蘇軾被降職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市)團練副使(相當於現代民間的自衛隊副隊長)。元豐七年(1084),蘇軾離開黃州,奉詔平調汝州任團練副使,途中在江州(九江)停留近一個月。

這年,「奔五」的蘇軾在九江小住時,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廬山,想起了把地球上的廬山與天空上的銀河緊密聯繫起來、巧妙寫進詩中的李白,一股遊覽廬山的迫切願望油然而生,遂與友人參寥同遊廬山,同拜謫仙李白。在蘇軾眼裡,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如同一座巍然矗立、難以逾越的詩山。蘇軾尋荍鶗晡漕爰鞢A在山上遊覽了十餘天,從南到北,跋山涉水,不同方位,不辭辛苦,廬山美不勝收的風景、變幻莫測的雲霧,激發了他滿滿的創作熱情,先後寫下了《棲賢橋》《宿慧日寺》《記遊廬山》《開先漱玉亭》《青玉峽漱玉亭》《李氏山房藏書記》等。這些作品都是深思熟慮、精雕細琢的產物。按理說,完全可以「交差」了--既對得起自己,又對得起友人,更對得起廬山。然而,蘇軾既不滿足,也不滿意。於是,他在反覆思考中,對廬山有了全新的印象。經過一番苦心琢磨,結合自己被貶的遭遇,借物言志,借山說理,一首與李白《望廬山瀑布》齊名的《題西林壁》,如同陳年佳釀,從蘇軾心底噴湧而出。可以這樣說,《題西林壁》,是蘇軾遊遍廬山後的「總結」。據南宋施宿《東坡先生年譜》記載,此詩約作於元豐七年五月間,亦即蘇軾第二次遊覽廬山留下的作品。可見,《題西林壁》短短四句,頭尾算起來,耗時十多天。

了解蘇軾的創作歷程,不難看出他那要約寫真的態度與自由揮灑的理念,他以對事物敏銳的觀察力、對文字出色的表現力,賦予平凡事物不凡的藝術感染力。《題西林壁》便是這樣的代表作:「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廬山,是一座千姿萬態、峰巒起伏的大山。《題西林壁》開頭兩句,用寫實的手法,描寫廬山丘壑縱橫的景色;後面兩句即景說理,深入淺出表述遊廬山的體會。詩中蘊含茪@為人處世的哲理--由於人們所處的角度不同、所持的觀點不同、所要的目的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自然也會有所差異,甚至難免帶有一定的局限性與片面性。換言之,要想獲得對事物全面正確的認識,就必須換位思考,全面觀察,超越自己,擺脫偏見,把整體與局部、宏觀與微觀、分析與判斷等綜合起來,加以分析,進行思辯,才能看到事物的本真面目,不至於落入「旁觀者清,當局者迷」的俗套。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東坡詞提要》中說,「詞自晚唐、五代以來,以清切婉麗為宗,至柳永而一變,如詩家之有白居易;至軾而又一變,如詩家之有韓愈,遂開南宋辛棄疾等一派。」蘇軾的創作才華,早就顯山露水了。嘉祐六年(1061),蘇軾出仕,任鳳翔簽判。嘉祐八年(1063),鳳翔太守陳希亮在後圃築台,名為「凌虛」,求記蘇軾。於是,蘇軾聯繫古往今來廢興成毀的歷史,揮筆寫下《凌虛台記》這篇富有哲理的經典散文。而在黃州任職期間,則先後寫下了《赤壁賦》、《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名作。也就是說,蘇軾早已大名鼎鼎、聲名遠揚。人們對他的作品,不但要高看一眼,而且會熱情點讚。遊覽廬山,何必自己跟自己過不去,非要絞盡腦汁,作一篇「總結性」的詩來?可是,蘇軾就是蘇軾。他偏偏要經過仔細觀察、苦思冥想、反覆推敲,提煉出精華來。換言之,《題西林壁》絕非信手拈來如同吃豆腐,而是搜腸刮肚費了大工夫。蘇軾這種嚴謹認真的創作態度、精益求精的創作理念,是很值得有志於寫佳作、出精品的作家們學習的。須知,慢工出細活。活如此,文亦然。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