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乃古典長篇章回小說,原稱《石頭記》,乃中國小說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前八十回由曹雪芹所作,「程本」後四十回一般認為是他人補續。《紅樓夢》藝術成就非凡,相關的續書、戲曲、電影、評論如恒河沙數。小說內容博大恢宏,隱喻多,留下不少謎團引人探究,故後世掀起了專門研究《紅樓夢》的「紅學」。如胡適作《紅樓夢考證》,指出《紅樓夢》一書的內容佈置,是作者曹雪芹投射其家族命運。「紅學」的影響力,絲毫不比西方的「莎士比亞研究」遜色。
曹雪芹,生於1715年,字夢阮,出身於貴族家庭,他性格豪放,嗜酒狷狂,對黑暗社會抱傲岸態度,因家族衰敗飽嘗人世辛酸,因而對人生、社會、愛情有所感悟。曹雪芹寫下《紅樓夢》前八十回,便因幼子夭折,傷感過度而擱筆長逝。後世學者如胡適等認為「程本」的後40回是由高鶚補續。一般認為後四十回的風格迥異,水平也略不及前八十回。
《紅樓夢》故事環繞賈府、史家、薛家、王家四大家族的興衰,故事以賈寶玉、林黛玉及薛寶釵三人的愛情與婚姻悲劇及大觀園中點滴瑣事為主線;以金陵貴族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歷史為暗線,刻畫了窮途末路的封建社會走向滅亡的必然趨勢。
《紅樓夢》的一大特色,在於塑造了一批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如寶玉的天真而毫無人我之分、黛玉的孤高、湘雲的豪爽、鳳姐的潑辣等。小說對人物內心的描寫深入細膩,堪稱中國古典小說的典範,也是後世文學作品的楷模。
成研究清朝史料
此外,小說題材也包羅萬象,可說是一幅社會風俗畫,既有皇家儀仗的威嚴,也不乏市井細民的辛酸,也細緻描述婚喪嫁娶、年節風俗、宴飲文化、戲曲繪畫、醫藥占卜、園林建築、服飾遊藝等。
另外,小說中也收入不少詩、詞、曲、賦、偈、酒令、笑話、謎語、題匾、八股文。因此,本書對後世研究清朝貴族生活、人文風貌都很有價值,提供了不少珍貴史料。
《紅樓夢》的另一個特色,在於書中很多名字都有特殊的含義,或諷刺,或感嘆,此也成為後世紅學家穿鑿附會的重要材料。其中脂硯齋(脂硯齋是《紅樓夢》抄本的一個批語作者,其人身份眾說紛紜,有說便是作者本人)的批文便點明了不少小說中命名的隱意。如四位女角的名字-元春、迎春、探春、惜春的最後一字「元迎探惜」,諧音為「原應嘆息」;甄士隱諧音「真事隱」;賈雨村諧音「假語存」;秦可卿諧音「情可輕」;秦鍾諧音「情種」;賈政、賈敬兩個名字合起來諧音便是「假正經」;地方名十里街諧音「勢利街」;仁清巷諧音「人情巷」等。
然而,《紅樓夢》也非完美無瑕。原作者未竟全書固然可惜,不少學者都詬病小說中的詩和聯句太多,寫得好的卻不多。不知各位讀者對此是否同意?■迪尼路 現職中學教師
gglit@hotmail.com
隔星期三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