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續10月24日期)連叔曰:「然。瞽者無以與乎文章之觀,聾者無以與乎鐘鼓①之聲。豈唯②形骸有聾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 猶時女③也。之人也,之德也,將旁礴萬物以為一,世蘄乎亂,孰弊弊④焉以天下為事!之人也,物莫之傷: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山土焦⑤而不熱。是其塵垢粃糠,將猶陶鑄堯舜者也,孰肯以物⑥為事?」
宋人資章甫而適諸越, 越人斷髮文身⑦, 無所用之。
堯治天下之民,平海內之政,往見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陽,窅然喪其天下焉。 (未完待續)
註釋
① 瞽:盲。文章:文采,指華美的色彩和花紋。觀:景象。鐘鼓:樂器。
② 豈唯:難道只有。
③ 知:通﹁智﹂,指認識上。是:此。其言:指上述關於瞽聾的一段議論。時:是。女:通「汝」,你。
④ 之:這。旁礴:混同。旁礴萬物:指與萬物混同。以為一:將萬物融合為一體。世:世人。蘄:希望,企求。亂:治,治理。孰:誰。弊弊:忙碌辛苦的樣子。
⑤ 莫之傷:沒有能傷害他的。大浸:大水。稽:至。大浸稽天:大水滔天。溺:淹沒在水裡。流:熔化。焦:燒焦。
⑥ 粃糠:不飽滿的癟穀和米糠,比喻糟粕。陶:燒製瓦器。鑄:熔鑄金屬器物。陶鑄:製作,造就。以其身上的塵垢粃糠一類糟粕,都可以造就出堯舜。物:事,指治理天下的世俗事務。
⑦ 資:販賣。章甫:商朝帽子的名字。宋人是殷商後代,所以還保留殷商服飾。適諸越:到越國去(賣)。斷髮:剪了頭髮。文身:身上刺青圖騰。
書籍簡介︰古文的世界豐富而廣闊,本書從中甄選近百篇文辭優美、感發人心的文章典範,加以註釋和賞析,適合日常閱讀,可培養傳統文化素養、增強對古文的理解。■商務印書局
隔星期三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