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來鴻:葵花朵朵向太陽

2018-11-17

■ 成志偉

一說到葵花,誰都知道它有一顆向陽心,所以又叫它向日葵、向陽花、朝陽花、太陽花。北京奧林匹克體育公園北園,種植了大片向日葵。每年開花時節,遊人紛至沓來,盡情欣賞向日葵花海的壯觀宏麗。我曾帶女兒到此看花攝影,她東跑西顛,快樂無比。北京西郊有一個叫怪村的農莊,也闢有大量向日葵田,只是離城較遠,鮮為人知,來此看花者不多。其他公園綠地宅院,零星栽種的向日葵不少,但規模均不大。總體來說,向日葵在各地隨處可見,與百姓關係十分密切。而向日葵花永向太陽開放的特徵,更被人廣為傳頌。

從發芽到花盤盛開時期,每當一輪紅日從東方地平線上升起,葵花的臉盆總是迎茪荈宋C慢向西轉動,盡情吮吸荈坏的精華甘露,不斷地壯大自己,直到日薄西山,才停止轉動。夜間,葵花又悄悄地把臉兒擺回東方,等待茞臚G天初升的旭陽。它日復一日地、不辭辛勞地重複這一規定動作,養精蓄銳、孕育果實,直到自己的圓臉上豐滿潤澤,遍佈花籽。這時,它不再迎荋繞岑鈰岏y盆,而是一直向茠F方,直到被人類採擷,化為香瓜子、葵花油......將一切奉獻出來,終老無憾。

葵花向茪荈圻^轉的自然特性,被大家擬人化,比喻為一種嚮往光明矢志不渝的美好品格,加以推薦和弘揚,出現了「葵花朵朵向太陽」這樣的理念。我們的老前輩,頗為看重葵花忠誠向陽的品格,宋人劉克莊云:「生長古牆陰,園荒草樹深。可曾霑雨露,不改向陽心。」他把葵花在惡劣環境中生存,仍不改「向陽心」的特質,表達得淋漓透徹。明人蔣忠則說:「密葉護繁英,花開夏已深。莫言顏色異,還是向陽心。」他也把「向陽心」視為葵花的優點,予以讚賞。在複雜的人類社會裡,葵花的向陽心常被賦予不同的思想內涵,以抒發人們不同的志向操守。宋人梅堯臣寫過一首《葵花》詩:「此心生不背朝陽,肯信眾草能蘙之!真似節旌思屬國,向來零落誰能持?」

這首七絕抓住葵花不背朝陽永向日的高風亮節,以漢朝蘇武持節出使匈奴為例,讚揚他在匈奴被扣,堅貞不降,寧可牧羊誓不變節,直到十九年後匈奴與漢朝和好,才被遣返回漢的忠貞不渝的愛國之心;又把眾草不能遮蔽葵花的高潔、零落入泥不保晚節作為反襯,進一步突現愛國者的傲然風骨、鶴立孤標。在這裡,葵花的向陽心高標為愛國心,全詩格調倏然提升。

不過,古代也有不少人出於忠君思想,把葵花的向陽心異化為忠君心。在封建社會,出於君臣道德,人們把君主比作太陽,把葵花向太陽比作忠君思想。如宋人劉上安云:「物性不可奪,葵藿傾太陽。為臣茲取節,萬古有餘芳。」他視忠君為向陽,臣子服服帖帖地匍匐於皇帝腳下,言聽計從,才能稱之為有節操,才能萬古流芳。這種現在看來十分陳腐的教義,當時卻是普遍流行的。這就是歷史,當時任誰也難以完全改變。連唐代詩聖杜甫也是如此,一方面呼喚「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表達了人本愛民思想;另一方面,又稱「葵藿傾太陽,物性固莫奪」,認為忠於君主即為「傾太陽」,是不能變奪的規則,濃郁的封建忠君思想躍然紙上。但對古人不宜苛求,畢竟每個人都無法擺脫所生活時代的歷史局限。杜甫忠君,仍不掩其憂國憂民的偉大世界文化名人的不滅光輝。

葵花朵朵向太陽的精神,今天仍然要發揚光大。但我們所稱的太陽,不是皇帝君主,而是哺育我們成長的祖國和人民。精神上的太陽,應是光明正義,應是科學真理。當人類共同臣服於真理的太陽之時,真正的世界大同,真正的和諧幸福,也就為期不遠了。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