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大佺
「九大碗」就是鄉村的壩壩宴,現在被稱為宴席。
農村人辦九大碗,一般是給兒女操辦結婚喜事。之所以被稱為「九大碗」,是因為每桌宴席必須擺上九個菜餚,家庭條件好點的,會增加到十多個菜。這些菜餚中,主菜是圓子、酥肉、蹬子肉、涼拌肉、肘子、渣粉子,配菜有竹筍、海帶、粉條、豆腐、紅蘿蔔、白蘿蔔、芹菜、蔬菜湯等。另外一個碗裡,裝蚇}果和糕點。
那時候農村窮,一個月難得打一回牙祭,遇到生產隊有人辦「九大碗」,總是歡天喜地,認為可以飽餐一頓肉食了。但鄉里鄉親之間,也有不成文的規矩,辦「九大碗」每家除了請來幫忙的人及正宴那頓去「趕人情」的人外,頂多帶一個未成年的小孩就行了。家裡姊妹多,出於對能被父母帶去吃九大碗的姊妹的嫉妒,戲稱他為「趕路狗」。「趕人情」就是「送禮」,那時候的禮,也就是五斤大米,關係好的,送七斤。至於是否送錢,除了親情的遠近外,還得看家庭條件的好壞,如果要送,兩三元錢也就行了,如果送上五元或十元,簡直是送了一筆巨款,非常了不得。
「九大碗」一般辦三天。第一天,花宴;第二天,正宴;第三天,回門。花宴那天早飯後,鄉里鄉親扛飯桌的扛飯桌,背砂罐的背砂罐,拿盆子的拿盆子,搬凳子的搬凳子,從四面八方來到主人家裡幫忙。主人家委託一位支客師,負責給眾人安排活計。於是洗菜的,剝蒜的,煮飯的,主廚的,忙得不亦樂乎。
冬臘月辦九大碗,主人家一般會殺一頭豬。花宴中午和晚上那頓飯,就會擺一盤豬肝炒菜、豬肉炒菜和旺兒湯,其餘是蔬菜,也不管是幾個碗,能吃飽飯就行了。如果不是臘月,主人家就從農貿市場買肉回來,花宴那天桌上也就只有一個葷菜了。
正宴那天是很熱鬧的,中午是九大碗的重頭戲。新娘娶進門,鞭炮「啪啪」響,堂屋裡,家簽前,一對新人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對拜後,七大姑八大姨前來「受禮」(接受一對新人鞠躬致禮,不過受禮後得摸出兩三角人民幣放到新人面前的喜盆裡)。儀式完畢,支客師宣佈開席。這時一些老人和小孩已經坐到了飯桌上。支客師就扯開嗓子向大家喊道,「鄉里鄉親打個讓手,新娘家裡的客人遠道而來,讓他們先吃!」那些坐上桌子的老人就會自覺讓出座位,附帶也把自家的小孩牽下桌來。又是一掛鞭炮響後,端盤的小伙子腰上繫茪@條紅布,雙手端茤韙W菜餚的木製條盤,嘴裡喊荂u拐子,拐子」,穿梭於人群和飯桌之間,將菜餚一個碗一個碗地放到每一張飯桌上,放完又回廚房端第二道菜,直到將菜餚全部端上飯桌。第一道菜是糖果糕點,第二道菜是涼拌肉,第三道是「香碗」,也就是圓子,現在人們叫它「蛋鼓元」,第四道菜是酥肉,第五道菜是蹬蹬肉,第六道菜就是芹菜炒肉絲,第七道菜是渣粉子(用紅苕和糯米一起蒸的米飯),接下來就是竹筍、海帶、粉條、芸豆、蓮花白、紅蘿蔔、白蘿蔔等。當然,青菜是絕對不能擺上宴席的,否則,就會出洋相、鬧笑話,也是對客人的極不尊重。
晚上不像中午那樣人山人海熱鬧了,大部分親戚以及新娘家裡來的客人飯後都回家了。晚飯時隨便上幾個葷菜就可,也不必講究擺幾個碗。對小孩子來說,晚上還有一個精彩的節目,那就是「鬧洞房」(向新郎新娘要喜糖)。喜糖放在新娘娘家送來的嫁妝裡,那些櫃櫃箱箱一般都上了鎖,於是大家就向新郎新娘要鑰匙,不給鑰匙,大家就把新郎新娘按在床上揉搓,輕輕拍打,要他們交出鑰匙。新郎新娘裝茩n交鑰匙的樣子趁人不備撒腿就跑,大夥兒立即追出去把他們抓回來,直到拿出鑰匙,打開完所有的抽屜,吃了放在裡面的糖果糕點,大家才結束鬧洞房的遊戲,讓新郎新娘上床休息。也不是所有嫁妝的抽屜裡都有糖果糕點,那時候窮不說,購買糖果糕點還需要商業供應票,不是隨便能夠買到的。但大夥兒圖的,就是一個喜慶熱鬧的氛圍。鬧洞房要喜糖也有講究,長輩不能向晚輩要,兄長不能向弟媳要,洞房鬧得再過分,新郎新娘也不能發火,因為這是風俗,據說鬧得愈熱鬧,婚後家庭就愈和睦。也有不需要鬧洞房就給了喜糖的,一位在鄉政府工作的表哥結婚,不到10歲的我和父親一起去參加婚禮,瞅準機會,我悄悄對新娘子說:「表嫂,晚上給我吃點喜糖好不好?」年輕漂亮,也在鄉政府工作的表嫂看我一眼,說:「不用晚上,現在就給你。」接荓q衣兜裡掏出一大把糖來塞給了我,把我樂得像隻快活的小鳥。
第三天回門。娘家的兄弟帶領一幫親戚放蚚@炮前來迎接新娘新郎回娘家看望父母,早飯依然要擺「九大碗」。娘家兄弟和來的親戚還要被請到堂屋大桌上,娘家兄弟要坐「上八位」。吃完早飯,新娘新郎和娘家兄弟一行人走後,鄉里鄉親開始歸還桌椅板凳,熱熱鬧鬧的「九大碗」宣告結束。
為什麼端盤的小伙要喊「拐子」而不喊「讓開」呢?父親說,「拐子」就是要撞到你了,請你讓一下的意思,「讓開」就是請你走開的意思。主人家辦九大碗,來者都是客,如果直接喊讓開,怕人家多心,認為說他是多餘的,生氣走了。我知道父親早年曾拜師學藝,行走江湖,見多識廣,覺得他說得很有道理。父親和母親每次去吃九大碗,都要「包肉」,也就是把宴席該他吃的那一片肉拈來擱在一片青菜葉或芭葉上,帶回家和家裡人一起吃,那時候村裡人都有這個習慣。每一次我心裡都湧起小小的期盼。如果遇到我去吃九大碗,我也把肉包回家,和父母姊妹一起分享。
「九大碗」桌上吃剩的菜混裝在一起叫「傳菜」,其實也就是大雜燴罷了。一九七七年臘月,大哥結婚,三天下來,傳菜不少,母親送了一些給鄉里鄉親後,用一個很大的陶瓷缸把傳菜裝起,裝了滿滿一缸。每頓在鍋裡熱一下給我們吃。剛開始我很失望,因為裡面也就是一些海帶、蘿蔔、白菜之類了,連肉渣和骨頭都很少。但一個星期後,缸裡的菜開始變得有點酸酸的,酸過之後味道可口,連白蘿蔔、紅蘿蔔都很化渣香美,每頓飯我們把鍋裡的湯都吃得乾乾淨淨。
直到現在,我也沒吃過那種味道香美的菜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