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新聞透視眼 > 正文

【明師語趣】「過」為何物 直教老外要生要死

2018-12-17

語言之為物,常常曖昧不明,陷阱處處,苦了多少外語學習者。友人近日傳來一例,可為鐵證:「來到楊過曾經住過的地方,小龍女說,我也想過過兒過過的生活。」

一個「過」字,專有名詞、動詞、動詞的時態助詞,兼而有之。

再細看,單一「過」字當然已能構成動詞,但重複相疊,竟又可成為帶有強調效果的動詞。何時單,何時雙?真箇是「問老外,『過』是何物,直教他們要生要死」!要成為一種語言的native speaker,實在談何容易。

中文如是,英文哪能獨善其身?試比較以下四句:

Did you eat dinner?

Did you get some dinner?

What did you eat for dinner?

How was dinner this evening?

乍看之下,四句分別不大,(1) 與 (2),尤其相似。但據一西方網站所說,對native speakers 而言,(2) 至 (4) 只是information seeking,問者真的在意答者的訊息內容。而 (1) 卻意在邀約對方一同進餐。

所以,若答者說還未吃飯,亦即說No,則問者理應邀約,否則會被視作無禮,冷不防答者心中暗罵一句:「幹嗎你問來作什麼」,所以不問不問還須問。

但就 (2) 而言,即使答之以No,問者既不一定邀約,答者亦不會有相關預期。我雖有親身經驗為證,但為了求真,向兩位一加一澳土生土長的外籍朋友求證,他們一說不無道理,一說頗符習慣。

另一類陷阱,往往與讀音有關,後面這幾個常用字,請問您會怎讀: vegetable / bomb / subtle / Christmas / what / whole / receipt / comfortable。這些字,意思不同,串法各異,但所同者,在其中有一或兩個字母在發音時,必須自我隱藏,退居幕後,說得俗一點,就是要「當它冇到」。

以下凡寫成「-」的,就是不可發音的字母:veg-table / bom- / su-tle / Chris-mas / w-at / -hole / recei-t / comf--table

學英文的朋友,這些陷阱,實在不能不察。

關瑞至 明愛專上學院人文及語言學院助理教授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