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書若蜉蝣:沙田車公廟與慈航淨院

2019-02-16

■ 葉 輝

話說沙田車公廟為港人所知,始於一九一零年九廣鐵路通車之後,九廣鐵路也曾設有沙田站,離此廟不遠,至一九三五年,九廣鐵路又在此廟附近增設臨時車站,致令善信不絕,有若風車旋轉;沙田車公廟在一九九四年開幕,有說田心圍在明朝末年立村時,已在三川交匯之處(今新田村)建廟;另有傳說,指出當年沙田曾俱發瘟疫,乃致死者無數,鄉民遂迎請車大元帥到此巡遊以驅疫,據說疫症從此就消失了。

其後建廟坐鎮水口煞氣以庇佑鄉民平安,善信為答謝神靈,遂每隔十年舉辦一次太平清醮;據說,沙田車公來自蠔涌車公的分靈(車公之孫兒),但至今蠔涌車公廟香火卻不及沙田,原因在於光緒十六年(一八九零年)沙田九約村民合資重修車公廟,九約包括大圍、田心、徑口、隔田、排頭、火炭、沙田頭、沙田圍及小瀝源等,計共48條村,人口眾多,視車公為沙田保護神,從而令香火鼎盛。

不久之後,就出現廟權之爭,田心圍訴諸法庭,但因缺乏證明文件而未成功;一九三六年港府接收此廟,交由華人廟宇委員會管理,爭廟事件才暫告一段落;及至上世紀九十年代,車公古廟太細小了,難以容納眾多善信,華人廟宇委員會斥資4,800萬元在舊廟前加建新廟,面積較舊廟大8倍,內置27米高的車公立像,兩旁分列文武侍從,廟宇採用日式風格,殿前闢有寬闊廣場給善信拜祭,左右兩側設有鐘樓與鼓樓。

及至二零零七年,華人廟宇委員會又斥資近2,000萬元翻新車公廟,就在二零一二年完成,外貌由日式改為嶺南形式,白牆灰瓦遂改為紅牆綠瓦;此外,拆去大殿正門上方的閣樓,讓善信更易以仰望車公像,殿內復加建元辰殿反福祿宮,以迎合其時善信之喜好。

車公廟旁的慈航淨院於一九一四年創立,乃沙田歷史最悠久的佛教道場;民國初年內地許多佛道寺廟被政府收回,改為學堂,不少僧侶遂來港修道,其時沙田仍為鄉郊,幸有鐵路貫通,從此漸成為內地僧侶建寺之所在;就在其時,廣州如來庵的宏願法師(比丘尼)在車公古廟旁的小山崗購入新田村一間舊村屋,專供女眾修道,名為慈航道場,以觀音菩薩普度眾生。

道場住眾務農為生,種植蔬菜、花卉與稻米,生活艱苦,經濟拮据之時,製作糕點到大圍市集販賣;不過,加入道場的比丘尼不減反增,遂擴建道場,接任住持的智林法師在一九三二年帶同弟子瑞融法師遠赴新加坡籌募經費,在一九四一年獲得胡文虎、胡文豹兄弟捐資,得以建成大雄寶殿,並將道場改名為慈航淨院。

此一淨院長期保持寧靜,有兩重牆壁圍繞,大門常關而少人注意,只有假日才有較多善信參拜;就在大殿開光當日,日軍入侵香港,並用刀槍指嚇瑞融法師,稱擬將淨院改作軍營。大殿當時傳出誦經之聲,瑞融法師說道,誦經不能停止,就憑此句話讓淨院逃過一場劫數。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