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新聞透視眼 > 正文

【特稿】一小時生活圈 利港校教與學

2019-04-08
■廣州增城一中教師到伯裘書院進行教學交流活動。 伯裘書院供圖■廣州增城一中教師到伯裘書院進行教學交流活動。 伯裘書院供圖

在地理環境相鄰下,香港與大灣區內其他城市的交流日益頻繁,對於中小學來說,與灣區學校「結姊妹」,無論是學生交流,還是教師專業發展,港校能受惠於交通的便利,有利進一步活用兩地優勢及空間資源,讓教與學有所得益。

伯裘書院校長黃鰝F表示,隨《規劃綱要》出台,香港作為國家科技人才的基地,更有需要與內地學校合作交流,為培育新一代學生的科研能力出一分力。

「大灣區各城市所構成的一小時生活圈,對香港學校來說非常方便。」該校曾經舉辦過大灣區學校的校長行政探訪活動、全體教師到深圳參與培訓等不同活動,「去哪所學校都非常方便。」

黃鰝F續指,該校曾與其他內地省份的中學合作,透過網絡作兩地學校觀課活動,「不過大灣區學校不需要了,因為他們都很近,直接過去就可以了」,他笑說。

順德聯誼總會翁祐中學校長紀思輝表示,內地學校有豐富的「空間資源」,對港校而言非常有吸引力。

他指出,香港一般學校的空間較小,大型集體活動需要在外面預訂不同的場地。他指出,「內地姊妹學校有屬於自己的體育館,十多個籃球場,佔地至少是我們的五倍以上。」他笑言,校園內還有個湖,風景比大部分的香港校舍都美。

內地資源豐 港校盼利用

紀思輝又提到,內地的物流、交通及運輸發展快,將來兩校會在STEM教育合作,可以進一步善用內地物流系統,在買電子儀器、化學用品方面,「由『想要』到『擁有』需時甚短,但在香港想要訂購一些材料,就可能要到海外訂購;所以我們可以好好利用內地學校在這方面的優勢。」 ■香港文匯報記者 詹漢基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