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香港專題 > 正文

【匯理求真】路透社的「獨家深喉」只是「路人甲」

2019-06-06

李自明

國際大社果真不同凡響,路透社那篇說香港三個法官擔憂《逃犯條例》的「獨家報道」,至今仍然有人談論。政壇老友說,這個新話題的最新談資,是不同信源皆指,這個報道只是作者與個別法律界人士的社交談論,根本不是正式的採訪,「我同你傾談,你當我是接受採訪,同做假新聞有什麼分別?」

有司法圈老友告訴自明,路透社5月29日發出的那篇「獨家報道」,內文引用「不願透露姓名的三名資深法官」的話,其實並非來源於記者的正式採訪,而是他們在社交場合或酒桌上聽到的,或是與朋友茶餘飯後閒談中聊到的,有的甚至是道聽途說撿來的。「這種完全有悖常規的報道和新聞寫作手法,對於一個資深記者來說,太不合常理了。莫非是記者太想出名了?」老友說。

自明5月30日即在本欄指出,路透社的那篇「獨家報道」疑竇重重,並指出該篇報道毫不顧忌路透社公信力風險,「用『不願意透露姓名人士』來表達一些個人觀點,對正統傳媒公信力是非常危險的......」

老友說,路透社那篇報道出街後,香港的法官私下裡哭笑不得。以往面對熟悉的記者朋友都會打個招呼,客客氣氣地寒暄幾句,如今「避記者好似避瘟神」,只要有新聞界的人在,無論是新朋還是老友,一律三緘其口,「免得他們再將茶餘飯後的談資當作新聞寫作的材料,將朋友間的飯局或社交場合當作採訪現場。」老友引述一個法官的抱怨說:「現在真是一點自己的空間都無。以前以為不錄音不錄影不放上網就沒事,沒想到他們還可以虛構現場和話語。以前以為自媒體不靠譜,現在連國際大通訊社的資深記者也跟着不靠譜,真是世風日下。」

在人人可以當記者的自媒體爆炸年代,不靠譜的自媒體早已毫無公信力。一些名人因為在社交酒桌上說了一些私下裡才會說的話,卻被在場的人錄影放上網,結果在網上遭受「公審」,甚至有人因此丟了官、丟了工作。不過,嚴肅的傳統媒體,通常瞧不上這些下三濫的手法,因為新聞總是要經得起事實和時間的檢驗,主流媒體講求公信力,對新聞來源和事實總是會反覆求證,即使為了保護「深喉」,用「不願意透露姓名人士」作為消息源,也會反覆求證新聞的真實性,並有後續的進展報道,來證明新聞非虛構。

老友進而透露道,路透社的那篇「深喉」報道,就是記者跟司法圈朋友吃飯聊天時聽說的,而那幾位法官和律師也是在非正式的私下場合,隨意表達的一些看法而已。新聞出街後,司法圈人人擔心被對號入座,「我相信這會對圈內人造成極大的困擾和不安。」

一傳媒界資深人士對自明分析說,路透社這篇報道的做法,違背了新聞採訪的基本規律和職業規範:首先,記者不能將他人在非正式場合或私下場合的一些閒談話語當作新聞寫作素材。充其量只能當作一個新聞由頭;其次,如果記者需要引用他人的話作為新聞寫作素材,必須表明自己的身份,並在對方同意接受採訪的前提下,才可以引用被採訪者的話語或觀點;第三,記者不能先入為主,為達到自己的目的,將他人在毫無防範或酒後不清醒的情況下,從別人嘴裡套出的話當作自己新聞報道的內容。記者更不能將自己的話語或觀點套在被採訪人身上。

「看來,為了反修例,反對派和反華勢力都瘋了,連傳統老牌通訊社都可以這麼不顧顏面,搞到連自媒體都不如,真是令人唏噓。」老友譏諷道。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