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放下修例爭議 讓社會重回正軌

2019-06-18

李世榮 民建聯中委 新社聯副理事長 新界青聯智庫召集人 沙田區議員

香港社會經歷了沉痛的一周,反修例抗爭引發暴力衝擊,出現掟磚、掟鐵支、堵路癱瘓交通等情況,導致包括警員、市民在內多人受傷,立法會一帶混亂不堪,港人傷透了心。筆者認為,有人對修訂《逃犯條例》議題有不同立場,實屬正常,可以理解,但是,使用暴力可否解決問題?如今政府已宣佈停止修例工作,筆者期望,社會盡快回歸理性,以免讓政爭惡化,破壞社會穩定、阻礙發展。

任何人都有表達意見的權利和自由,但不可越過守法、和平的底線。香港作為多元社會,不論支持和反對的意見如何,都得到基本尊重,並透過議會機制及其他和平理性的渠道進行辯論,市民可以認識修例的好壞。

此次修訂引起激烈爭議,立法會作為表達政見的最主要平台,卻因為反對派的阻礙,完全無法發揮應有作用,反而令社會的憂慮、偏見不斷升級,也是導致暴力衝突的主要原因。向來自我標榜所謂「最民主」的反對派,處心積慮自毀民主長城,引發暴力衝擊,他們難辭其咎。

筆者首先帶大家「回帶」看看。早於兩個月前,反對派自組「山寨法案會」、自選「冒牌主席」,並暴力干擾開會,令立法會法案委員會無法選出主席、進行修例辯論。相反,反對派搶佔平台,不斷散播不安情緒;當政府無奈變陣,將修例草案直上立法會大會討論時,反對派故伎重施,更鼓動示威者衝擊立法會大樓。

顯而易見,正因為反對派的無理干擾,修例草案從頭到尾未能進行正式討論,更出現暴力衝擊、社會撕裂的情況,反對派將民主、公平、正義拋在一邊,起勁鼓動違法暴力、危害公眾安全之事,居心何在?

反對派或許會說,他們曾經提出公開辯論,但是,為何已有立法會這個行之有效的公開討論平台不用,卻要另設一個討論機制?如果反對派不相信立法會,為何還要參與選舉?是否輸打贏要?

有電視台在6月9日對遊行人士的訪問中,揭示有不少遊行的市民對修例一知半解,以致產生誤會。有調查更反映,有9成的受訪者錯誤認為,只要講出一句對政權不滿的說話,便會被移交。如此情況實在值得社會反思。因為受人誤導,便參與大規模街頭抗爭,更引發暴力衝突,破壞法治,影響香港國際形象,這是否合理和值得?

在中美貿易戰的陰霾下,有別有用心的外部勢力及人士,早已處心積慮製造混亂、阻遏中國發展。暴力衝擊化解矛盾於事無補,反令社會更撕裂,廣大市民有必要冷靜反思、回復理性,以免中了別有用心之人的圈套。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