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新聞透視眼 > 正文

童夢飛翔:AI認出「愁苦臉」 解憂乃要靠真人

2019-07-05

人工智能的發展及廣泛應用一直是全球熱話,大眾不斷探討它將會取代什麼工種、如何改變日常生活和工作點滴等,而不少機構及學者則研究如何將人工智能應用於教育,建立人工智能校園(AI School)。其中一項研究是採用人臉辨識及語音辨識科技,找出有情緒困擾的學生,從而提供協助及輔導。其概念是從人臉上五官表情,包括眼眉、鼻子、嘴角等,及說話的聲線、音調等,以分析情緒,協助老師及早找出需要關顧的學生。

專家教授紓緩八式

科技能夠辨識情緒,但要協助情緒紓緩乃是人的工作,無法被取代。有專家提出如何從情緒低落中,找到紓緩的出口,供大家參考:

一、當情緒低迷時,和一個愛你的人,如父母、兄弟姊妹、知己等,分享自己的感受,從他們口中取得肯定,減低無助感。

二、與真正的朋友會面,可以談天說地,或不發一言,減輕孤單的感覺。

三、回想自己的強項及值得欣賞的地方,包括外表、性格等,讓自己感覺欣慰。

四、為自己準備一本感恩的日記,寫下一些成功完成的事項,如考試合格、準時交功課、助朋友解決了問題、處理了家人吩咐的事情等。有需要時,回味日記中的點滴,令自己得着安慰。

五、做自己喜愛的運動,如跑步、體操,瑜伽等,使自己的腦袋及身體專注運動,忘卻不快。

六、近年流行的靜觀,也是紓緩情緒、壓力的有效活動。

七、做自己最喜愛及有興趣的事,如吃喜愛的食物、做最愛的甜點、砌心愛的模型等以獎勵自己,尋回愉快的感覺。

八、如情緒的困擾無法自我紓緩,應找專業人士協助,盡快找出解決方法。

人生面對的挑戰很多,對情緒帶來一定的衝擊。不要逃避,要接受及認識自己當下的情緒,找出對自己最有效的方法,走出黑暗,步向愉快的光明。

香港教育城與Microsoft再次攜手合作,以人工智能為主題,舉辦「Master Code編程大賽2019:AI未來校園」,冀望參賽學生除了能夠加深對人工智能的認識,也能運用人工智能科技及編程技巧,設計出能改善學校生活的未來校園,實現愉快學習,賦予未來教育更多可能。

■香港教育城高級發展經理 洪婉玲(標題與小題為編者所加)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