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文憑試明天(周三)放榜,有商場近日訪問了450名應屆考生,61%對成績表現有信心,較去年同類調查上升12個百分點。有社工分析,隨着考試形式調節及升學出路趨多元化,有助減輕考生及家長的憂慮,令其信心指數上升。
觀塘apm商場於6月21日至28日進行「應屆文憑試考生壓力調查」,結果顯示,今年有61%考生指對成績有信心,比去年49%上升12個百分點。
不過,只得四成考生感覺自己對放榜後出路準備充足,五成半直認準備不足。
57%感壓力 憂出路怕比較
整體來說,有57%對放榜感到有壓力,主要因為擔心工作出路、自我期望及朋輩比較。
父母支持方面,最多受訪考生(29%)認為父母表現出平常心就可,22%希望其選擇獲尊重,19%則指想父母陪伴身旁。他們最不希望父母將自己跟別人子女作比較、過分詢問、責備或否定成績。
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社工林浩麟認為,近年學制改革,升學出路更多元化,學生比往年較有信心,不過,現時社會普遍視大學學位為基本學歷,部分考生可能會擔心未獲心儀學科取錄或考不到大學,而感擔心和緊張。
多名逆境自強應屆考生昨日獲邀分享,其中視障生蔡樂詩,是香港首位使用導盲犬的中學生,在考試期間其導盲犬Benny會靜伏旁邊,溫習時自己亦偶爾與牠外出放鬆心情,成績優異的她希望能獲理想成績,於本地升學修讀翻譯系。
視聽障生盼當社工助人
另一考生吳曉慧則是一位視聽障學生,她直言,在視力逐漸衰退時曾想逃避自己,但每當想放棄時都會想起母親支持自己所承受的壓力,她希望放榜取得好成績,將來成為社工幫助有需要的人。■香港文匯報記者 高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