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新聞透視眼 > 正文

【普通話教與學】教學小遊戲 激發學習興趣

2019-07-09

說到在課堂上玩遊戲,可能會有不少顧慮:一是時間不好控制,二是還要盡量設計跟學習目標相配合的遊戲,老師們畢竟不想無的放矢,輕易浪費寶貴的上課時間。筆者曾經在本地主流學校的常規課堂授過課,也曾給不同年齡、程度的學員上各種小組班,結合這些經歷,今天也來跟大家聊聊配合不同教學目的,又能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幾個互動小遊戲。

有口難言

這是一個師生之間簡單的小互動。「有口難言」可以運用在韻母的教學中,特別是單韻母和複韻母。以單韻母為例,教學重點是嘴形的開合大小和圓展,小一的教科書幫六個單韻母編了簡單易懂的口訣:「張大嘴巴aaa,圓圓嘴巴ooo,嘴巴扁扁eee,牙齒齊齊iii,嘴巴小小uuu,撅起嘴唇üüü。」

老師可以作狀說出其中一個韻母,但不發出聲音,讓學生們來猜,例如做出「a」的嘴形,幾乎每一位小一的同學都能說出答案。接着,再問問他們為什麼,孩子們就會很興奮地說出「張大嘴巴aaa」這個口訣。

這樣一來,不僅讓孩子覺得口訣是「有用」的,更能鞏固和加深他們對單韻母開口大小和圓展的印象,為以後學習複韻母、鼻韻母打好基礎。

傳聲筒遊戲

一般香港小學的普通話課堂以拼音、會話兩部分為主,這個「傳聲筒」遊戲運用在初小常規課堂的會話教學中也挺合適的。例如,孩子們今天要學習的句式是:「教室裡有黑板/粉筆/椅子。」老師可以在反覆提問、練習,掌握基本詞語和句式後,和他們玩「傳聲筒」遊戲,加深學習印象,還能確保每一位同學把當天會話課的內容都能完整地說一遍,孩子們輕輕鬆鬆,學習就成功。

蘿蔔蹲遊戲

「蘿蔔蹲」遊戲在綜藝節目中也是「老是常出現」,廣受觀眾歡迎,不光練習反應力,還能鍛煉身子骨兒。當然,這個遊戲最好能安排多於四個同學一起玩,玩的方法很簡單:四人分別獲派一個「名稱」(當然,這「名稱」可以是粵普對照裡的普通話詞彙),各人不僅要記住自己的名稱,還得記住對手的名稱。然後,其中一人首先由自己的名稱開始說:「x蹲,x蹲,x蹲完y蹲。」一邊說一邊做出蹲的動作,而y就是他指定的另一同學的名稱。

到y接招兒,就照着剛才x的方法,一邊喊話一邊做蹲的動作,再把任務拋給下一個他指定的選手。這個遊戲是淘汰制,過程中,說錯的、反應慢的同學要被淘汰,而最後剩下的就能贏得這次比賽。

而且這個遊戲還有變奏加強版。不光同學的「名稱」可以變着法子來,「蹲」的動作也可以替換成指定的動作。例如:「x踢球,x踢球,x踢完球,y打乒乓球。」

過程中,不光要記得自己和對方的名稱,還要當場指定和做出相配合的動作,可以說難度大提升,對於普通話基礎較好的學生,也很有挑戰性。

每一個看似簡單的小互動,實際上對教學雙方都有一定的好處,那何樂而不為呢?■葛玲

簡介:香港普通話研習社創辦於1976年,是香港地區首個專注推廣普通話的民間團體,並致力提供各類型的普通話課程。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