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指揮是不是周熙杰的人生理想?他自己也說不清楚。
生長在一個傳統的馬來西亞家庭,父親對他的要求是「有一份穩定的工作」,這話說起來有些老生常談,但依舊是不少父母對兒女的希冀,做音樂不是不好,但不夠「踏實」。時隔近三十年,他已是香港中樂團常任指揮,也有作曲,周熙杰再回頭看看,不僅不覺得入錯行,大概還可以「衣錦還鄉」了。■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胡茜
「我喜歡一樣東西會一頭撞進去,是很投入的。中學的時候我就有參加學校的中樂團,從那時候開始就對中樂很感興趣,但是父親當時是不太同意。」父親「看不到」音樂可以產生生計的可能性。在有限的選擇下,周熙杰決定「遠走他鄉」,緩兵之計是用電腦作為自己的大學專業,卻依然二話不說選擇了副修大提琴。大提琴沒學出什麼名堂,倒愛上了執指揮棒,「拿到手上就覺得很有魅力」。從南卡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讀完管弦樂團指揮的學位後,周熙杰就開始了馬不停蹄的音樂生涯。
中樂其實很現代不乏味
做優秀的指揮家,必須對音樂有靈性的理解,「做指揮需要『洗濕個頭』下場,」周熙杰笑說:「雖然對樂器不算精通,但是樣樣都要摸一下、懂一點。」有過合作的唱作歌手林一峰覺得他實在過分謙虛:「我很欣賞他對中西音樂的認識,能有這麼系統、正統的音樂基礎,並懂得中西音樂的融會貫通。」
作為香港中樂團的常任指揮,與周熙杰合作過的音樂人已不勝枚舉,林一峰在他眼中算是「非常值得探索」的一位全能型歌手。「探索」是周熙杰最常用來形容事物的字眼,在他眼中,音樂的可能性太多了,一時半會還學不完,每個人身上都有數不清的寶藏值得挖掘。
六月中旬,周熙杰將與林一峰再次聯手,「這次比較有特色在於曲目,是他去環遊世界的不同地方,將當地的感受和特色變成音樂,令聽眾可以感同身受。」他們稱這次的演唱會為「以遊記的概念漫遊中樂世界」,這也是周熙杰喜歡的碰撞。「純粹的古典音樂團,比較難以吸引聽眾,所以和比較知名的音樂人去合作,能夠容易讓人『進來』。」他說。
一場合作型的演唱會,需要考慮最多的便是兩者的融合性,周熙杰覺得現代中樂並不是大部分人所以為的那種乏味,「中樂團其實是一個很open的團體。很多人對中樂有誤解,認為是很靜態、傳統的樂種,但其實我們是很『現代』的,以歷史來看,我們從二十年代至今,甚至不到一百年。比較起西方的很多樂團,其實是很新的,還有很多可能性。」雖然身處中樂團,但周熙杰對中式音樂並不那麼「hard sell」,「我自己學習的音樂形式是比較嚴肅的、深入的。但是就像希望輕鬆的時候需要看喜劇電影一樣,每個時期都有喜歡的音樂種類。」
相比於林一峰這種田野派,周熙杰的學院派也並不匠氣,大抵便源自於他所強調的「exploration 」。這份對音樂的探索,就像科學家對未知的不斷摸索,十分講究這個音樂人對可能性的渴望,「音樂是很open的事情,因為音樂的類型太多了,很視乎當時的心情、行為,」他並不覺得自己有所謂最喜歡的樂種,「林一峰的音樂比較多樣化,現在流行音樂多數是關於情感的,但是他卻很有探索性,我很喜歡,和他合作我覺得很好玩。」
與聽眾的分秒共振
身為指揮家的周熙杰有自己的一份縝密與穩重。拍照,他會站起來整理好自己的袖子衣領,坐在那邊的時候,坐姿也是規規矩矩,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一絲不苟」這樣的形容詞,少了些藝術家的瀟灑不羈,多了份指揮家的顧全大局。
「雖然我總是背對着觀眾,但是並不高高在上,除了面對眼前的樂手之外,和觀眾也必須要有精神上的connection,如果感受不到,我就會調整自己的方式,想辦法產生聯接。」箇中的技巧與感受旁人光是聽,便覺得像遊走太空一般幻變,周熙杰也形容不出來,「這只能是一種feeling。」
音樂是一種奇妙的藝術方式,技術縱然重要,但箇中的情感更是不可缺失。一個指揮愛不愛音樂,樂手看得出來,聽眾也聽得到,這是一種無法用言語細說的獨特情感。「雖然我是讀古典音樂的,但是我認為任何一種音樂都有它的表達方式和存在的必要,它們是我們的心情賴以表現的形式,」周熙杰說,「音樂可以很『貼地』。」問他是不是很有指揮天分的人,他笑笑回答:「我希望我有。」
音樂的多元可能性
除了指揮家以外,作曲家也是周熙杰的身份之一,學院派的系統學習與「洗濕個頭」去接觸各種樂器,給了他最大的基礎支持:「認識這樣東西是很重要的,比操作它更加要緊。」他很享受和不同的音樂人之間的合作,這樣的融合對他來說是一種巨大的刺激,能夠激發他對音樂創作的激情。「與不同類型的音樂家之間的合作,讓我從中偷了不少師。」他悉數說起不同國家、文化中的音樂,仍然很興奮於多元的可能性。
「這次我們與林一峰再次合作是很開心的事情,因為一峰的音樂不光有各種文化上的多樣性,也在表達很多除了情愛之外的其它見解,是很難得的事情。」周熙杰覺得音樂的交流應當存在於各個不同的界域,用以產生不同的效力。
林一峰也對是次與周熙杰的合作感覺非常興奮,他說:「香港中樂團有前瞻性,首先對傳統的音樂有個『底子』,不會天馬行空、什麼都不管地去創作。」他介紹自己為這次的音樂會做的功課:「小曲在粵語音樂裡是很獨特的,這種感覺與中樂的契合度非常高,還有很多其它地方的曲調,我覺得都和中式的樂器能夠呼應。」周熙杰也說:「我對我們合作有信心,希望觀眾能和我們一樣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