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消除社會戾氣 引導青年向善

2019-07-26

黃錦良 教聯會主席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怎樣才配稱作現代學生》一文中,提出現代學生的三個條件是,獅子樣的體力,猴子樣的敏捷,駱駝樣的精神。

關於駱駝樣的精神,蔡元培是如此闡述的:各人所負責任的重大,恐怕要算青年學生首屈一指了!這些責任直接或間接都是要落在學生的雙肩上。第一是對於學術上的責任;第二是對於國家的責任;第三是對於社會的責任。正因為如此,駱駝刻苦耐勞負責任的精神,值得青年學習。

他認為,除上述三個基本條件外,再加以崇好美術的素養和自愛、愛人的美德,便配稱作現代學生而無愧了。

蔡元培教人如何做學生

這篇《怎樣才配稱作現代學生》的文章,對於香港的特區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民間辦學團體、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青年學生,依然是極好的借鑒和參考,有助於勾畫一個當代學生大致完美的草圖。

近期香港接連發生暴力示威行動,引人深思的是,那些戴茪f罩、防護眼鏡和頭盔衝鋒在前的,周圍吶喊助威的,以及在不遠處堵塞道路交通的,多是年輕人,其中不乏大學生,甚至中學生。

由是,關心教育的社會人士,有良知和責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心中不免疑惑。雖然這並非香港青年學生的主流,但畢竟是現實社會中的一群。在魚龍混雜的人群中,恐有諸多受到暴力文化、反共拒中、「港獨」思潮侵蝕者,缺乏秩序和法治觀念,缺乏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感。故此,人們很自然地將焦點集中於香港的教育。

的確,回歸二十多年來,社會教育尤其是德育教育,存在紕漏,有所缺失。而且,這種危險傾向在此前的違法「佔中」、旺角暴動、「港獨」事件中屢屢浮現出來。可以說,今次事件是過往那些危害社會事件的延續、累積,甚至是變本加厲。究其原因,蔡元培先生《怎樣才配稱作現代學生》的文章,似乎可以間接地給人們提供答案。

教育界職責在「立德樹人」

特區政府的教育宗旨清晰明確,在教育局的網站上可以看到這樣的描述:「我們的教育目標,是培養年輕人成為有質素的新一代,不但對社會有承擔,而且具國家觀念、香港情懷和國際視野。」這些即使不是對當代香港學生完美的定義和要求,也是一個當代香港學生最基本的條件和須具備的質素。然而,在今次事件中,人們看到的卻是與之相去甚遠的結果,怎不讓人憂心忡忡?

駱駝刻苦耐勞負責任的精神,之所以受到蔡元培先生提倡,在於其肩負了對於學術上的責任,對於國家的責任,對於社會的責任。就香港青年學生而言,就是要在學好科技文化知識的同時,養成對國家負責任、對社會負責任的態度,不可或缺,且為此不懈努力。像春種秋穫一般,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就一個負責任的教育工作者而言,就是要在這方面細心呵護,辛勤澆灌,做到「立德樹人」。

教育是複雜的社會問題。改善教育使之更好地培養名副其實的當代學生,這是一項系統工作,包括良好社會環境的培育、教師團隊的質素的提升,以及課程設置的變革,此為三足鼎立。要從社會、教師、課程安排三個方面共同努力,齊頭並進,缺一不可。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消除社會戾氣,引導青年向善。在這方面,蔡元培先生的教育思想,應當成為青年學生和教育工作者值得借鑒的楷模。

蔡元培先生晚年最後一段時間,是在香港度過的,而且至今長眠於此。他終其一生,對中華傳統文化中的道德與現代公民道德教育理念,都有深入研究和貢獻,《中國人的修養》就是一個極好的範例。我們沒有理由將其忘卻。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