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教材出問題個案多不勝數,有立法會議員批評,教育局對通識科缺乏監管,令別有用心者透過偏頗的教材,向學生滲透具引導性的立場及價值觀。有資深通識科教師亦指,個別通識課本甚至有不少基本事實錯誤,即使撇開政治考量,也有必要引入送審由教育局作好把關,確保課本質素。
關注通識科10年的立法會議員梁美芬指,通識教材多年來屢被投訴,其接獲的個案亦是確切證據,惟教育局一直聲稱「沒有證據顯示通識科令學生激進」,批評相關官員對問題視而不見,「閉茞晰穔M沒有證據了!」認為局方應舉出反證,說明通識科如何沒有令學生變得激進。
梁美芬強調,通識科學習材料理應是不同持份者、不同意見人士都認同的內容,而非尚未定論的主觀意見或演繹,而相比其他學科有客觀知識及指定教材,通識材料「無王管」情況,容易讓別有用心的教師有機可乘,隨意發揮以傳播包括政治立場在內的偏頗內容。
就部分出版社通識書或存在偏頗情況,例如「現代中國」單元只集中列出負面事例,資深通識科教師吳壁堅指自己未掌握個別課本情況,但強調通識課程的「現代中國」包含改革開放的成就與問題、綜合國力、文化保育、環境等內容,「問題是要探討,惟只是其中一個部分」,他強調通識課程本身框架是正反並重,中立持平,惟教學和考評等實際執行情況如何,則是另一個課題。
吳壁堅又強調,坊間的通識書良莠不齊,有必要加強監管,「先別論所謂政治立場,至少應審視內容是否正確,因個別課本甚至會出現基本事實錯誤,於教學專業而言不能接受」,認為教育局應落實通識教科書送審制度,確保教材質素。■香港文匯報記者 姬文風、文根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