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中行 資深評論員
「醫管局員工陣線」發起的罷工,最終在雷聲大雨點小的情況下草草收場,為了找下台階,「醫管局員工陣線」又發起了一個投票來決定是否繼續罷工,結果有4,000人不贊成,工會最終宣佈擱置罷工。但誰都知道,不論是高票支持罷工,又或是高票決定擱置,都是一場假戲,所謂投票完全是工會可以控制,這個工會的構成,都是一班最激進的醫護人員,如果可以選擇,他們絕不會放棄攪局的機會,也不會放過做逃兵的機會。所謂投票擱置罷工,不過是搞手發覺罷工聲勢不似預期,「黑心醫護」成為眾矢之的,為了讓工會「止血」,才急急發起一場假投票,先停止罷工再徐圖後計。
政治罷工注定必敗
這場罷工注定是一場必敗的罷工,泛暴派過去一直想方設計在醫院搞罷工,但每次皆失敗而回,這次乘着疫情趁火打劫,以為可以藉癱瘓醫院運作令政府「跪低」,但結果卻賠了夫人又折兵。「醫管局員工陣線」提出的各個無理訴求,一個也沒有得逞,「黑心醫護」的罷工除了得到一班臭味相投的激進派大力叫好之外,在社會上得不到民意支持,更引起市民的指責。原因很簡單,事有輕重緩急,現在是香港防疫十萬火急之時,香港隨時有社區爆發風險,「黑心醫護」在這個時候罷工,擺明就是用香港市民的生命作籌碼,成為他們搞政治的「人質」,請問有什麼市民會樂於成為「人質」?
當前社會各界正在全力防疫,特區政府亦是嚴陣以待,至今香港確診人數仍然處於低位,正說明政府的防疫工作還是有效,工會的訴求根本無理,「黑心醫護」的行動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漠視人命,怎會得到市民支持?這是有基本智商的人都想得到,這些醫護當然不是智力有問題,但他們最大問題卻是政治蒙蔽了理智,蒙蔽了良心,才有了這場倒行逆施的罷工。
搞手是「職業罷工者」
「醫管局員工陣線」自以為以防疫為由發起罷工,可以得到社會同情,這不過是自欺欺人。經過這大半年的「黑暴」慘痛經歷,市民對於「泛暴派」、對於「黑心醫護」、「黃絲教師」的所為和品格已經有了新的認知,「醫管局員工陣線」發起的罷工,由始至終都是從政治出發,利用市民最關注的防疫話題,再由市民較信賴的醫護人員發難,企圖先在醫護界點起火頭,在社會上造成聲勢,繼而職工盟之流就可以出來發動不同行業的大罷工,與醫護互相呼應,重新發動「大三罷」,令特區政府既要應對疫情,又要應對「大三罷」,為已經師老兵疲的反修例暴亂再次添薪加柴。這就是醫護罷工的真正圖謀,說得簡單點就是「趁你病攞你命」,死心不息要在社會上再次煽動暴亂。
這個「醫管局員工陣線」本身就是為了反修例、搞罷工而成立,其搞手都是一班「職業罷工者」,這些人組織工會自然不是為了防疫,也不是為了醫護界權益而來,而是為了政治而來,為了反修例風波而來。整場醫護罷工不但與反修例風波是同一個套路,更是反修例暴亂的一個延續,只不過戰場由街頭變成醫院,但其圖謀及伎倆並沒有分別。
但最終醫護罷工卻不成氣候,參與者表面人數不少,但以醫管局8萬名醫護人員來看,有幾千名政治上腦的「黑心醫護」也不足為奇,這些人過去大半年早已將政治引入醫院。但出乎他們意料的是,罷工除了一班「黑心醫護」外,絕大多數醫護都沒有參與,沒有被他們煽動,社會更是一致譴責,令工會承受巨大壓力,偷雞不成反蝕把米,所以才要急急「止蝕」。
但可以肯定,他們不會就此收手,將會不斷尋找機會再次發動罷工,職工盟有不少工會、有不少人頭,完全可以不斷發起罷工,以車輪戰形式挑動社會對立。所以,對於罷工不能只以一般勞資思維處理,既然他們是志在政治,志在干擾社會防疫,志在與香港市民為敵,政府當然沒有必要手軟,現在已不是是否秋後算賬的問題,而是算賬不能等到秋後,必須對違規員工立即作出處罰,嚴懲搞手,以儆效尤,其他公私機構也應嚴肅追究疏忽職守、政治上腦的員工,否則罷工成了「風土病」,香港將後患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