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 這是宋朝茶陵郁和尚寫的開悟詩,以此詩形容尤偉海過去八年間,從金融專才到履獲殊榮的畫家的歷程,別具禪意。■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胡茜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尤偉海的散文詩畫展」是尤偉海首個個人展覽,展現他出道七年的成長路及箇中精彩作品。尤氏畫風以敘事性為主,希望傳達出一個感情、一個訊息、一個故事,以至一首詩。他認為,畫作不但要展現漂亮的畫面,更要通過細節,感動人心,才是藝術的真正意義。
命運巨輪下的前半生
對於一個以藝術為職業的人來說,尤偉海的前半生說不上有詩意。他出生在一個並不富裕的家庭裡,上有長期患病的母親和哥哥,下還有一個妹妹,「家累」兩個字的含義,他早早便體會到了。是次展覽的眾多作品中,有一幅名為《女兒出嫁了》的肖像顯得格外奪目,又那麼凝重--那是一幅老人的肖像畫,滿頭白髮下,老人有一張佈滿了因年老而滋長斑點的臉,表情微笑,卻帶着濃濃苦澀,仿似背負了巨大的關於人生的酸甜苦辣,再不懂畫的人,一眼望去亦能鼻酸。「我自己在創作這幅畫的時候,哭了好幾次,因為那是我父親去世後的三個月時畫出來的。」尤偉海說。
「我對父親的感情很深,有敬重也有愛,但是從小他就不太理我。」尤偉海說,一來,父親太忙了,這一個有着沉重負擔的家庭全憑他一個人背負起來,壓得他甚至沒有時間釋出他的父愛;再者,「那時候他有太多不開心的事情了,而我們又太小,他實在沒有辦法去抒發那種無奈和寂寞。」但是尤偉海知道自己「沒得怨」,這就是沉重生活背後的男人,「我現在能夠完全理解他。」
「我中學的時候已經知道,我是讀不了大學的。」畢業後,從小便喜歡畫畫的尤偉海為了減輕家庭的重負,選擇了商科,希望能夠盡快踏出學校,賺錢養家。
藝術帶來新生
尤偉海很早便進入了銀行從事金融行業,但畫畫這個夢想並沒有就此擱置下來。「周末不需要工作,我就會去做兼職,教畫畫。」一方面,這份兼職能夠獲得更多的收入幫襯家計,另一方面,他也從中獲得了極大的樂趣。
「一開始教的時候,是很有自信的,但是教着教着就覺得心裡沒底了,因為我畢竟沒有真正學習過。」為了「摸一摸畫畫的底」,尤偉海決定帶着自己的美術作品去「2014香港當代視覺藝術獎」參賽,「實在沒有想到一參加就得到了十優。」那一次的獲獎使他從中得到了對畫畫的自信,相信自己確實擁有一份難得的天賦。自此,他便決心要繼續進修。
尤偉海是個拚搏的人,這一點毋庸置疑,他用以「維生」的金融行業也做得很好。但是,他在那個大環境裡看不到快樂和夢,「我每日看到我的同事們、上司們,其實是不開心的。我看到他們的家庭關係是很差的,健康狀態也不好,」上司的今天彷彿就是他的明天,「我不希望我的未來是這樣。」
很多作品都展現了尤偉海的這種心態,尤以一幅《少年夢作品系列:向世界演奏》配上的散文最能表現:「一個個被金融操控的高樓城市,像癌細胞的擴散到世界每個角落,看起來多麼的高傲,屹立在千千萬萬的血肉之上,吸盡白天裡生命的自由和才華,揮霍在黑夜裡的紙醉金迷和燈光幻影,生怕你懂得享受夜晚的安睡,熬煮你的驕傲至灰燼飄滿天,瀰漫着不黑不白空氣,然而,你已經開始害怕呼吸新鮮空氣的代價。
當你願意隨着美善的旋律飄揚,當你喜歡跟着白色鴿子飛翔,離開這些不在永恒裡的障礙物,你就會發現,一直在遠處高山上,指揮着這演奏的是彌賽亞。」
由此,他開始籌備着抽身於這樣的生活,一邊教,一邊也自己畫。直至三年前,他的畫作被人買了回家,他感到這條路彷彿開了一盞路燈,給了他一個堅定的方向:「有人願意出錢買我的畫,我覺得受寵若驚,同時也漸漸決定將自己的身份徹底轉變。」一年後,尤偉海毅然辭去了穩定的工作,開始享受將全副身心投入到畫畫中。
「其實這個過程是很煎熬的,主要來源於『麵包』的不穩定。」從小經濟並不富足的尤偉海對「麵包」的緊迫感是無法拋下的,他將自己的事業分散了好幾個方向,有了自己的一些小生意,同時逐漸適應自己畫家的身份,「最難的時期已經過去了。」
尤偉海堅定自己的選擇,他說:「對於業餘的人來說,藝術是拿來尋開心的,但是對我來說,喜怒哀樂都在畫中。」
作品裡的故事與情感
將是次畫展定格為「散文詩畫展」,是因為尤偉海覺得畫畫和寫作有相似的地方,「這兩種藝術形式都是面對同樣的東西,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手法去表達。」藝術有技巧,也有情感的輸出,他說:「一個語言能力很強的人,不一定能夠作出很有感情的作品。我會去思索怎樣將這種感情完整表達出來。」他決定畫的同時,也將他對生活的體悟寫出來。
「藝術很奇妙,很多人很會畫畫,但是每個人看到同一幅畫,得到的感受是不一樣的。從中能夠激起自己的人生想法,這是畫家應該要做到的。」尤偉海說。
疫情當前,尤偉海對生命的感悟更深了一些,他說:「很多人都有夢想,但是因為現實的關係,就會停下來。我覺得不要去埋沒自己內心的東西,因為一份維生的工作真的不是人生的唯一。」
「年輕的時候可以去拚搏,但是千萬要懂得停下來,去關心一下身邊的人,去聽一下自己內心的聲音。」他對現狀沒有太多的恐懼,「就算沒有疫情,人生從來都是隨時會逝去。意外到處都有,一定要珍惜當下的這一刻。」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