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人物 > 正文

將歷史與珠寶巧妙結合 羅啟妍:塑造 「可佩戴的歷史」

2020-03-20
■羅啟妍視絲綢之路為設計知識和靈感的源泉。■羅啟妍視絲綢之路為設計知識和靈感的源泉。

珠寶設計師羅啟妍(Kai-Yin Lo)總是在路上,從前遊走於各時尚之都推廣自己的珠寶品牌,如今她更多的是穿梭於文化重鎮間講學研究,闡述歷史文化沉澱的精華和跨文化理念。腳上一對鴛鴦鞋,頸上一條被稱為「可佩戴的歷史」的古董文物項鏈,指戴的耳墜皆是顏色寶石飾品,這些是她呈於人前的既定形象,背後詮釋的是她在珠寶設計上的成就,以及對不對稱和諧美的探索和追求。在她心中,設計不是工藝,而是思想和潮流的匯集,更是對歷史和文化傳承的活化過程。 ■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岳悅

訪問伊始,羅啟妍便取來了自己常讀的絲綢之路相關書籍,每本書都貼滿了記號標識,是屬於文化學者沉甸甸的筆記。再看她編寫及合作編寫的書籍《中國古典傢具與生活環境:羅啟妍收藏精選》、《如銀似雪:中國晚唐至元代白瓷賞析》、《古承今襲:中國民間生活方式》、《家:中國人的居家文化》及《香港:創意生態--設計文化的塑造》等,涉獵之廣足以見她的博學多聞,從歷史的角度展現藝術、設計與文化的演繹。

早前她又出了本新書,卻並非研究講學之集,而是對自己大半生跨文化之旅的回顧。這本《羅啟妍的設計人生》中細述的,是她於堅尼地道大宅的童年生活,歷經英國留學、家庭巨變、重回香港再前往紐約打拚至創業揚名的成長故事,亦有她關於傢具與居家環境、宋瓷及創意設計方面的研究與理念。「在我的故事裡,事業成功並不是最重要的;獨立、走一條少人走的路才是重點:選一條自己的路,大步向前,找一些與眾不同的搭配,創作一些能啟發新觀念的作品,開創一個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有意義的新潮流。這樣的嘗試本身就有其價值,與賺不賺到錢一點關係都沒有。」她在書中這樣寫道。

總是充滿熱情的羅啟妍,近年從打拚珠寶生意的前線逐漸退了下來,將重心放在學術研究與教學之上,她細數自己曾任清華大學和中央美院的設計系教授,其中最重視的,莫過於自己是全球首位獲倫敦設計名校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委任的跨文化客席教授,「學校認為我有能力做這件事,我很感動,而這也是我現在想做的事。」她說。

劍橋主修中世紀歷史

羅啟妍憶起當年孤身求學,離鄉別井,辛苦而彷徨,幸得當時教歷史的教授的安慰與鼓勵,使她跟隨這位老師繼續學習歐洲中世紀歷史,繼而於劍橋主修中世紀、文藝復興和歐洲歷史,原因是當時劍橋歷史總教授是歐洲中世紀歷史的權威,「年輕時,總想要追隨這樣的人。」她笑說。殊不知,這些「冷門」的歷史科目拓闊了她的眼界,在幾十年的融會貫通中使她深受啟發,令她對中國歷史、對文明的發展乃至跨文化的交流,能以更廣闊的視角去審視。

畢業不久遭遇家道中落,逼她自強成為事業女性,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先後成為香港文華東方酒店和美國《時代》雜誌公關,屢屢與強者交手之餘,也將自己收集的中國及中亞文物結合在歷史科浸淫多年所得化為可佩戴的珠寶,糅合中國古董珠子與奇珍異寶的首系列其中十條項鏈即獲得卡地亞(Cartier)的賞識,「這對我來說是莫大的鼓勵,不然我沒有接受過專業訓練,怎麼敢入珠寶這行。」

古董文物飾品無疑是羅啟妍傾注最多心力與熱情的設計,她流連於香港摩羅街和荷里活道尋寶,重拾那些意義深遠卻逐漸被人遺忘的古董文物,將它們再度演繹和重新組合,使其具有現代感且適於佩戴,持續煥發生命力。「這是戰國時期的水晶,我浸了一年洗去污糟;這是晉代掛馬頸的飾物;這是明代的琥珀......」她將展櫃中的文物飾品一一取出講解,眉眼間難掩驕傲之情,續說:「我識得這些古老物件,將它們收集回來,最初我對中國歷史文化見識淺,便去跟隨收藏家學習,連結這些古董的繩結,是我自創的。」這些古董文物飾品若放在現時,自然引起收藏和關注,她不忍精心設計被破壞而拒絕售予古董商,多是留給真正欣賞自己設計的人。但當年這些飾品的昂貴價格卻使它們乏人問津,她遂將注意力放在紐約都市職場女性之上,她們無心佩戴名貴珠寶,也並不會選擇平價飾品,「我們需要一個位於這兩者之間的,橋樑性的存在。」一系列色彩豐富且並不昂貴的顏色寶石飾品就此誕生,拉近了名貴和時尚珠寶的距離。

無論是古董還是顏色寶石飾品,都是羅啟妍堅守的信念,深信自己的設計在生命中的璀璨價值。而另一面,是她對文化根源執茠滷敞薄C

繩結演繹當代設計

繩結,是羅啟妍作品中聯繫古董文物或顏色寶石的主題圖案,是她個人風格的獨特彰顯,更與她沉迷的絲綢之路歷史息息相關。繩結早見於戰國時期的服飾u,這種獨特的符號傳遍了整個中亞地區以至地中海,而絲綢之路繩結源於公元1世紀的敘利亞,於現存敘利亞大馬士革博物館的馬賽克瓷磚中也可見到。同樣被她演繹而化為可佩戴的現代飾物的,還有源於印度、佛教八個標誌中象徵永生的吉祥結,它的線條首尾相連,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代表超越空間和時間,「人們對這款吉祥結很熟悉,卻常忽略背後的重要性和涵義。」

絲綢之路是東西方3000多年來互動的象徵,也是她設計知識和靈感的源泉。她陸續走遍絲路國家,從中國至印度,再到中東伊朗、敘利亞直至威尼斯,從伊朗16世紀的大理石修飾線條,到威尼斯道濟公爵的皇宮窗口,她沿途看到的標誌、雕刻和符號,既和佛教有關,亦不乏伊斯蘭教的影響。對她而言,繩結的故事見證了中國和周邊文化的交流,而這種交流和影響可跨越時空和信仰,又化為當代設計的獨特表達。「符號的交流是次要的,我看重的是絲路的文化交流。」她的《絲綢之路文化交流至一帶一路演繹》系列作品更於2017年參與慶祝香港回歸二十周年全球巡迴展覽,展現創意生態理念主題。

收藏傢具 研究居家文化

羅啟妍的涉獵當然不止珠寶,她的家宛如一座博物館,陳列茼o設計的珠寶及周遊各國收集的古董文物,古樸的木櫃中是她醉心的宋瓷,客廳裡擺放紘homas Heatherwick、Hans Wegner等大師設計的後現代傢具。每一樣物什的故事,她都娓娓道來,傢具尤甚。原來她對中國傢具一直很有興趣,不是為了投資,而是從設計、社會學和文化的角度去了解,並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已開始收藏,且開始研究傢具在傳統中國居家文化中扮演的角色,再延伸至中國房舍結構及功能以及中國民間生活方式。

而她開始對現代北歐傢具感興趣的契機,源自設計師Hans Wegner的1943年的作品「中國椅」(China Chair),她邊介紹邊興奮地搬來一張張椅子,「Hans Wegner對中國座椅產生興趣,設計了這款坐得舒適的『中國椅』。」這些傢具吸引她的不僅是本身,更多的是背後的中西文化交流的故事,她收藏了很多,同樣捐贈了很多予博物館。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