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桂輝
世間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名字。而每一個名字的後面,都有各自的理由或來歷。「皇帝井」,就與唐宣宗李忱有關聯。井,看似其貌不揚,對人類文明發展,卻有茩咫j意義。史料表明,在水井出現前,人類逐水而居--只能在有地表水或泉水的地方生活。水井的發明,使人類活動範圍得以擴大。中國,是世界上開發利用地下水最早的國家之一。中國已發現最早的水井,是距今約5,700年、浙江餘姚河姆渡古文化遺址水井。
很多人都知道井,卻未必見過「皇帝井」。我也一樣。那天,廈門市攝影家協會主席楊景初先生送我一本中國攝影出版社出版的《中國.集美全國攝影大展作品集》,其中一幅《快樂的童年》吸引了我。畫面上,六個活潑而又淘氣的男童,兩個穿茩I心,一個身子下蹲、向右平視,一個目視前方、做「馬步」狀;二個身穿短袖T恤,俯身觀井,表情各異;另外兩個光蚖H子,站在井後石欄杆上,單手輕撫直立的石碑,其中一個左手叉腰,背心搭在左肩上,一副既天真又老成的模樣。石碑上「皇帝井」三個紅色大字分外醒目。我的眼睛為之一亮:天底下竟然還有「皇帝井」?它與哪位皇帝有關聯?於是,生出一睹為快、一探究竟的想法。
「皇帝井」位於集美區後溪鎮蘇營村,我來到井區,但見兩口井--「龍泉井」、「皇帝井」--相距不遠,分列西東,四周以條石欄杆圍砌成井區。都說,山不在高,有仙則靈。同樣,井不在深,有水就行。水井之所以能出水,不在於挖得多深,而在於地下某個深度有充足的包容地下水的「含水層」。這兩口「形體」相同的水井,直徑不足一米,深度不過二米,井中之水,清可見底。井口有六邊形石板井欄,井後各立有大小相同、碑額浮雕龍紋的石碑一方,東邊一塊,上面刻有「古唐」、「皇帝井」、「道光庚子年重修」等文字。護碑方形柱石上,各立有一隻小石獅。兩井之間,是一個石砌半圓形水池,池中之水,輕度渾濁,與兩井之水形成鮮明對照。
「皇帝井」碑西側,立有一方袖珍詩碑,碑上用楷書鐫刻茬砟W章的懷古七言詩一首:「閑尋佳釀訪前皇,好並龍泉次第嘗。向日凌雲堪比潔,新瀾舊井只同芳。千家挹注晨昏鬧,百畝耰鋤灌溉常,峽水調符終有羨,恩波無限與天長。」井後坪場邊沿,立虓H門市人民政府、集美區人民政府1998年12月公佈的「文物保護單位」石碑。石碑背面刻茯萓P的文字:「皇帝井又名龍泉井,始建年代不詳。重修於清道光年間。相傳唐宣宗李忱登基前曾雲遊入閩,由蘇營村附近渡頭登岸,在此井汲水烹茗,後人遂稱之『皇帝井』並在水井東側建皇渡庵紀念之。......」
皇帝井北面幾十米處,有東西並排、相距二米,造型相似、大小相同的皇渡庵兩座。東庵祀吳真人、田祖蘇公及陳婆,西庵祀飛天大聖。歇山頂、前出簷;雙歸燕弧形主脊,兩端飾以青琉璃降龍,脊中心是葫蘆。垂脊端為粘瓷樓閣人物牌頭。門前一對石獅,兩側各有兩扇青石鏤刻石窗。門額上懸黑底金字匾「皇渡庵」。抬頭也有「古唐」二字。落款為道光己酉年重修。據嘉慶三年版《同安縣誌》記載:「皇渡庵在仁德里蘇營南,唐宣宗居邸時嘗渡於此。里人有蘇公陳婆者留宿庵中,具雞黍。宣宗登基......令為築陂,自苧溪上流沿山開鑿水道至蘇營十餘里,灌田數百頃。」明末清初,清廷為了切斷駐紮台灣鄭成功部與大陸的聯繫,強迫沿海人民內遷。蘇氏被迫離開蘇營,皇渡庵圮毀。康熙年間,解除海禁,重返蘇營的鄉民修復了皇渡庵。那天,我留心觀察,皇渡庵內外柱子上,刻有多副楹聯,其中二副曰:「唐君南巡視察黎民情/皇渡蘇府美食珍珠粥」,「龍舌光芒耀千門而赫濯/泉源踴躍灌萬里以涵濡」。
據《同安縣誌.卷八》記載:「皇帝井在仁德里蘇營。相傳唐宣宗到此掬飲,因名。泉極甘;釀酒瀹茗俱佳。經時不汲,泉從石縫中出,大旱不涸。」史料記載,唐宣宗李忱登基之前,曾經「雲遊入閩」。在今廈門市海滄區天竺山國家森林裡,有一座千年古寺--真寂寺。《泉州府志》《同安縣誌》皆有記載真寂寺的文字:「唐宣宗龍潛時與黃櫱禪師觀瀑吟詩於此。......五代刺史王延彬重建。」真寂寺,原名義安寺,始建於唐玄宗開元(713)年間。唐宣宗李忱曾於西元843年入閩,在義安寺避難三年。李忱即位之後,賜義安寺為真寂寺。
李忱(810-859)是唐憲宗李純的第13子,於長慶中期(821-824)被封為光王。西元820年2月,宦官殺死憲宗李純,立李琚]李忱之兄)繼位,是為唐穆宗;4年後穆宗服長生藥病逝,其子敬宗李湛接任,但他只活到18歲,駕崩後由其弟文宗李昂、武宗李炎相繼接任。在長達20年的時間裡,「三朝皇叔」李忱的地位既微妙又尷尬,儘管他為人低調,不事張揚,且自幼就懂得韜光養晦、示弱自保,但光王的特殊身份,使他仍然難逃被侄兒們猜忌、排斥,乃至擠壓的命運。西元841年唐武宗登基時,李忱作避禍保身,免遭陷害,便隱忍不發,「尋請為僧,行遊江表間」,遠離是非之地。李忱作出這樣的抉擇,實乃無奈的明智之舉。李忱勤於政事,孜孜求治。他在位十三年,既整頓吏治,又限制宗室和宦官。在對外方面,他擊敗吐蕃、收復河湟,又安定塞北、平定安南。尤以收復河湟之舉,為安史之亂後唐對吐蕃的重大軍事勝利之一。李忱為人明察沉斷,從諫如流,恭謹節儉,且惠愛民物。他在位時,國家相對安定繁榮,史稱這一時期為「大中之治」。因而,直至唐朝滅亡,百姓仍思詠不已,稱李忱為「小太宗」。
公道自在人心。在「皇帝井」之北,面積不大的水泥坪場東端,立茪@面高兩米多,長十餘米的「芳名碑」。七面青石碑板上,每面刻茯160個義捐者的芳名,從數千元到幾百元不等。從數額不大這點判斷,這一千餘人中,多為當地村民。很顯然,他們之所以一呼百應、樂於義捐,既是為了保護「皇帝井」,也是為了懷想唐宣宗。